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知识管理】万字长文实践演示个人知识管理全流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知识管理】万字长文实践演示个人知识管理全流程

引用
少数派
1.
https://sspai.com/post/89852

个人知识管理是提升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知识存储和知识应用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个人知识管理的全流程。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实用的工具,帮助读者建立高效的知识管理体系。

个人知识管理流程

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分为四个核心环节: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知识存储和知识应用。这四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如果忽视信息的有效处理和知识的实际应用,就会导致信息过载、存储混乱等问题。

以《知识管理》一书的目录为框架,将个人知识管理的流程划分为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知识存储和知识应用四个环节。选择这本书作为框架,是因为它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对知识管理流程的划分比较科学严谨。

在开始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操作演示主要基于FlowUs软件(一款知识管理工具)打造的《人生精进管理》系统 5.0。这个系统能够帮助用户更高效地进行知识管理。

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阶段的核心原则是:尽可能降低成本,将所有收集到的信息集中存储,以提高检索效率,并通过量变引发质变,形成群聚效应。

收集工具与方法

  • 电脑操作:使用「简悦」工具将有价值的内容剪藏到FlowUs,方便以后处理。
  • 手机操作:使用FlowUs的微信剪藏功能,将文章分享到FlowUs,实现自动同步。

所有剪藏的信息都会汇集到收集页面,有标题的是电脑剪藏的,只有链接的是手机剪藏的。手机剪藏的内容需要在电脑上再操作一下,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检索性。

信息处理与标签化

将信息收集到FlowUs之后,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1. 追根溯源:贴上原文网址,便于日后查找。
  2. 写剪藏理由:思考收集这条信息的原因,避免盲目囤积。
  3. 打标签:包括来源平台、所属领域等,便于后续分类和检索。

在信息收集阶段,有两个关键点:

  1. 尽量减少工具数量,将所有信息集中到一个地方。
  2. 只收集真正能带来启发的信息,避免信息过载。

信息处理

在正式处理信息之前,需要在组织页面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评估处理的紧急程度和价值。这样可以确定信息是否需要立即处理,还是可以稍后处理。

知识生命周期

知识的生命周期通常涵盖孕育、成长、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为了更好地管理知识生命周期,可以使用状态/周期和状态/归档的方法:

  • 孕育阶段(无状态):信息首次被识别出来,还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它们的价值和应用方向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 成长阶段(进行中):进入成长阶段的知识就需要进行加工和深化,被标记为“进行中”的信息正在接受处理或整合。
  • 潜力储备阶段(将来可能):有些信息现在可能不是很紧急或者直接应用,但是它们可能在未来有很大的价值。
  • 成熟应用阶段(常用):经过严格筛选和验证的知识就可以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基础。
  • 评估与归档阶段(搁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知识可能会因为环境的变化或者技术的进步而变得过时。

原子化原则

在处理信息时,要遵循知识原子化的核心原则,即将复杂的信息分解为基本的知识单元,每条笔记都专注于一个单一的知识点。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促进知识的高效组织、管理和传播。

以卡片笔记法为例,德国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通过卡片盒写作法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卡片笔记法包括闪念卡片、文献卡片和永久卡片三种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存储信息。

渐进式处理

美国效率专家提亚戈·佛特提出了一种叫做“渐进式处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四个步骤:原文摘录、重点加粗、要点标注和摘要小结。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压缩信息,减少冗余,提高提炼和检索的效率。

卡片拓展

在FlowUs中,可以使用以下功能模块:

  • 延伸拓展:帮助找到其他相关的卡片。
  • 相关行动:记录下由这张卡片触发的具体行动事项。
  • 信息拓展:使用内置的AI助手来查询答案,拓宽信息的范围。

知识存储

知识存储环节的关键是要做好知识分类,避免知识碎片化。作者的知识分类有四个维度:知识卡片、知识类型、知识领域和知识流程。

知识卡片

知识卡片包括闪念卡片、文献卡片、永久卡片、问题卡片和文档卡片。问题卡片可以帮助明确日常收集信息的方向,文档卡片则可以存储重要且需要重复使用的资料和文件。

知识类型

知识类型可以分为概念性、技巧性、程序性等。通过这种分类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回顾知识,还可以根据知识的类型选择最合适的学习方法。

职业知识工作流

职业知识工作流是以职业技能树为框架,与职业实际工作流程相结合,对知识进行系统分类和整合。例如,一名UI设计师的工作可以细分为需求分析、原型设计、界面设计等六个核心流程。

通过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将信息分为两大部分:外部信息库和内部知识库。外部信息库包含了各种广泛的原始资料,内部知识库则储存了经过筛选和整理的个人知识。

知识应用

知识运用的理想状态是,就算我们忘了这些知识,它们也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自动出现在脑子里。在构建《人生精进管理》系统里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块时,作者一直把“知识应用”这个最终目标记在心里。

记忆的局限性

根据赫尔曼·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理论,刚学完不久,记忆流失速度最快,20分钟内会忘掉42%的信息,1小时后增加到56%,一天后只剩下26%。

知识场景化

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将知识的应用划分为三个类别:场景、任务和创作。场景标签主要是根据具体情况,把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内容标签则更注重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含义。

任务驱动的笔记搜索

处理任何复杂任务的时候,应该“先内求在外索”。首先要进行内部探索,审视自己的知识库,挖掘可能对当前任务有帮助的信息。这需要强调快速定位和提取知识的能力,避免在查找信息上浪费太多时间。

为了加快知识提取,可以有效利用FlowUs的多种搜索功能:

  • 全笔记库搜索:如果记得笔记中的某个关键词,全局搜索是最方便的。
  • 领域流程内搜索:如果关键词搜索没有结果,你也可以根据任务所属的领域,在特定领域的流程中查找。
  • 关键词全局搜索:如果你记得笔记中的某个关键词,全局搜索是最方便的。

总结

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分为收集、处理、存储和应用这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环节。在信息收集阶段,要关注低成本、集中存储和高效检索。在信息处理阶段,要遵循知识原子化原则,将信息分解为最小的知识单元。进入知识存储阶段,要小心知识碎片化的风险。最后,知识的应用和分享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这意味着要将加工整理好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