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世界最毒的十种蛇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世界最毒的十种蛇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4/14/14375201_1119408230.shtml

蛇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其中毒蛇更是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致命的毒性令人敬畏。了解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不仅能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更能帮助我们在野外活动中更好地保护自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那些世界上最毒的蛇类。

第10名:响尾蛇

响尾蛇主要分布在美洲大陆,属于管牙类蛇,其毒液为血循毒。成年响尾蛇体长通常在1.5至2米之间,身体颜色多变,常见的是黄绿色基调,背部有明显的菱形黑褐色斑点。最特别的是,响尾蛇的尾部末端有一串特殊的角质环,这是多次蜕皮后角质层残留形成的。当受到惊吓或威胁时,响尾蛇会快速摆动尾部的角质环,产生响亮的声响,这种行为是为了威慑对手或敌人,也是其名字的由来。捕食时,响尾蛇会使用毒液迅速压制猎物,如果猎物试图逃离,它们会追踪并继续注入毒液直至猎物死亡。

第9名:南棘蛇

南棘蛇,也被称为死亡蛇,是澳大利亚本土的一种毒蛇。南棘蛇体型偏小,全长大约在70厘米至100厘米之间,头部扁平,呈三角形,身体窄直。它们的体色通常是浅咖啡色,身上有许多深褐色或黑色的斑纹纵横交错。南棘蛇的毒液属神经毒素,这可能会导致瘫痪,甚至死亡。它们的毒性以LD50的标准来看,每公斤有0.07毫克的毒性,这在世界众多毒蛇品种中足以排进前十。同时,南棘蛇还是一个伪装高手,它们可以利用身上的斑纹在草地及树叶之间隐藏自己,使人们很难发现它们。

第8名:菲律宾眼镜蛇

菲律宾眼镜蛇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的吕宋岛、米沙鄢群岛、棉兰老岛和其他周边小岛。这种蛇的身体比较粗壮,成年个体平均长度约为1.7米,体形短胖。菲律宾眼镜蛇的体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幼年时为暗棕色,随着成长逐渐转变为浅棕色。菲律宾眼镜蛇蛇毒属神经毒素,一旦注入人体,会迅速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和肌肉之间联系的障碍。中毒后的症状可能包括头痛、呕吐、腹泻、低血压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因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系统衰竭而在一个小时内死亡。

第7名:虎蛇

虎蛇是澳大利亚特有的毒蛇之一,广泛分布于该国的各种生态环境中。这些蛇通常体色为褐色或黄色,但也有黑色个体,而且它们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成年虎蛇的体长通常在1.3到1.6米之间,它们拥有厚实的身体和宽阔的头部,颈部在兴奋或威胁时会膨胀呈扁平状,这是它们的一种防御机制。虎蛇的毒液包含多种毒素,包括神经毒素、凝固剂、溶血素和肌肉毒素,这些毒素可以迅速引起剧烈疼痛、麻痹、出汗、呼吸困难和局部肢体瘫痪。即使有有效的抗蛇毒素,但如果不立即治疗的话,致命率仍高达45%。

第6名: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是眼镜蛇科下的一种大型毒蛇,是非洲最长、世界上第二长的毒蛇,成年个体的长度一般在2.5至3.2米,极端个体甚至可达4.48米。黑曼巴蛇的毒液有很强的神经毒素,可以迅速导致瘫痪和呼吸困难。被黑曼巴蛇咬伤后,遇难者会感到全身无力、头晕目眩,并可能出现严重的呼吸问题。尽管现在已经有抗蛇毒血清可以治疗黑曼巴蛇咬伤,但由于医疗条件和资源的限制,以及部分地区对蛇咬伤处理知识的缺乏,黑曼巴蛇咬伤的致死率仍然较高。不过好在黑曼巴蛇的咬人记录相对较少,通常黑曼巴蛇也会很少跟人类接触。

第5名:太攀蛇

太攀蛇体形硕大,强健有力。一般通体呈橄榄色或暗褐色。 头呈棺木状,头部颜色淡一些,身上生有一条沿着背脊的橘色条纹,延伸至颈部,多呈浅褐色。太攀蛇咬一口所产生的烈性毒素足足有约110mg,据科学统计,这些毒液能杀死10个成年人,5万只老鼠。如果被咬到,没有及时注入抗蛇毒血清,死亡率近乎100%。

第4名:马来环蛇

马来环蛇生活在东南亚地区,属于眼镜蛇科。体型细长,成年个体通常长度在1.2米左右,身体粗细均匀。马来环蛇头部呈椭圆形,背部颜色多变,常见的有黑色或黑褐色,也有黑白相间或黑黄相间的横纹。马来环蛇的毒液含有致命的神经毒素,能够导致被咬者出现急性肾衰竭,最终可能因中毒而死亡。大自然界中,闪鳞蛇对马来环蛇的毒液有一定免疫作用,希望后面科学家早日研发出马来环蛇的蛇毒血清,减小马来环蛇对人类的危害。

第3名:东部棕蛇

东部棕蛇也被叫做东部尼眼镜蛇,栖息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毒性极强且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东部棕蛇毒液含有神经毒素跟凝血因子。被咬伤后,受害者可能会在几分钟内出现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头痛、视力模糊、肌肉无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接受医疗救治,特别是注射相应的抗蛇毒血清,受害者可能会因为心脏衰竭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第2名:贝尔彻海蛇

贝尔彻海蛇是一种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海蛇。它们是唯一能够在海洋中长期生存的蛇类。它们的鼻孔位于头部的顶部,可以通过瓣膜控制开合,在下潜时候可以控制关闭,防止海水灌入。贝尔彻海蛇虽然具有剧毒,但它们天性温和,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有感觉到危险才会具有攻击性。贝尔彻海蛇的毒液,由多种蛋白质组成,包括神经毒素、肌肉毒素和一些酶类物质。由于它们的毒牙短且位置较高,不容易咬到人,极少发生人类被贝尔彻海蛇咬伤的案例。

第1名:内陆太攀蛇

内陆太攀蛇也叫细鳞太攀蛇,细鳞太攀蛇是陆地上毒性最强的蛇,头部扁平、略尖,呈黑色或有黑色斑纹状;躯干的鳞片是灰色到黄褐色,躯干部呈褐色或橄榄绿色;腹部为黄白色。同时也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蛇。排毒量相当于眼镜王蛇的20倍。每咬一次受害者,排出的毒液就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重猎物,毒死两名成年人只需要1毫克的毒液,所以毒性排名第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