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财院学生团队:用蚯蚓养殖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江苏财院学生团队:用蚯蚓养殖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一群来自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将小小的蚯蚓变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这个由刘天祥带领的创业团队,通过改良蚯蚓养殖技术,不仅带动了近百户农户就业,更实现了销售收益超百万元的佳绩。
从校园到田间: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乡村振兴梦
2023年6月,江苏银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孵化基地正式成立。这个由学生团队主导的创业项目,从一开始就瞄准了蚯蚓养殖这一看似传统却充满潜力的领域。
团队负责人刘天祥,这位年轻的创业者,带领着一群怀揣梦想的大学生,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征程。他们选择蚯蚓养殖作为切入点,不仅仅是因为蚯蚓养殖本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更因为这一产业能够与乡村振兴战略完美契合。
创新驱动:让传统养殖插上科技翅膀
在创业初期,团队就意识到,要想在蚯蚓养殖领域做出成绩,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他们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基质,这种基质不仅提高了蚯蚓的存活率,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蚯蚓的过腹率——这是衡量蚯蚓养殖效率的关键指标。
“我们发现,通过优化基质配方,可以显著改善蚯蚓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其消化和转化有机废弃物的能力。”团队技术负责人介绍道。这一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了传统蚯蚓养殖中常见的存活率低、生长缓慢等问题,更为后续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融合:打造循环农业新模式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团队开始探索蚯蚓养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蚯蚓养殖+有机肥料生产+生态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
“我们把农业废弃物作为蚯蚓的饲料,蚯蚓消化后产生的粪便又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这些肥料可以用于种植高品质的农产品。”团队成员介绍道。这种循环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村有机废弃物处理难题,还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还特别注重与当地农户的合作。他们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种苗,农户负责日常养殖,最后公司统一回收产品。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有效带动了农户增收。
据统计,该项目已累计带动近百户农户参与蚯蚓养殖及相关产业,户均年增收超过2万元。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团队还帮助农户掌握了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力量。
展望未来:智慧农业引领乡村振兴新方向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团队并没有满足。他们正在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在蚯蚓养殖中的应用,希望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环境监测和健康管理的智能化。
“我们计划在养殖基地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同时通过数据分析预测疾病风险,实现精准管理。”刘天祥介绍道。这种智能化管理模式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率,还能降低人工成本,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农村,投身现代农业。”刘天祥说,“只有让农村成为年轻人施展才华的舞台,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实现。”
从校园到田间,从实验室到创业基地,江苏财院的学生团队用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故事,正是当代中国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用科技改变农村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