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工程大学学员: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者
空军工程大学学员: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者
2024年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搭乘空军运-20飞机,穿越凛冽的寒风,稳稳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当空军运-20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时,两架歼-20战斗机全程护航,"双20"同框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这一幕,不仅展现了人民空军对英烈的崇敬和缅怀,更彰显了新时代空军的实力和底气。
在这样的历史时刻,空军工程大学的学员们以实际行动传承着抗美援朝精神。这所由空军工程学院、空军导弹学院和空军电讯工程学院于1999年合并组建的军事院校,承载着70多年的光荣历史。从最初的空军工程学院到如今的综合性军事高等院校,学校始终将抗美援朝精神作为办学育人的灵魂。
在2024届学员毕业典礼上,校长深情寄语:"作为新时代的空军工程大学学员,你们要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过硬的本领,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不仅是对毕业生的嘱托,更是对全校学员的共同要求。
为了更好地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针对军校学员普遍存在的"理论多、实践少"的问题,学校大幅增加了实验课时比例,并创设了"智能云客"信息技术俱乐部,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据统计,自该平台成立以来,已有超过80%的学员参与了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学员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也进行了大胆改革。针对学员反映的"课程多、压力大"的问题,学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了部分课程的授课量,为学员腾出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校还增设了各类国家级、军级创新竞赛加分项,鼓励学员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潜力。
在封闭的军校环境中,学校特别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通过开展各类主题竞赛和实践活动,学员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创新意识。据统计,参与创新活动的学员中,有超过60%的人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展现了出色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
在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过程中,学校还特别注重发挥老一辈军人的作用。在2024年度军官退役仪式上,一位服役40年的老教授动情地说:"从一个十七八岁穿着绿色军装、戴着红色肩章的青年一路走到今天,是学习的历程,更是奋斗的历程。" 这些老军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无私奉献,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
在这样的氛围中,空军工程大学的学员们正在茁壮成长。他们不仅继承了抗美援朝精神,更在新时代赋予了这种精神新的内涵。从课堂到实验室,从操场到创新基地,处处都能看到学员们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传承",什么是"担当"。
正如一位学员所说:"我们不仅要学习抗美援朝英雄们的英勇事迹,更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和训练中,用过硬的本领和坚定的信念,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正是空军工程大学学员们对74年前那场伟大战争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