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与新苗医疗:脊柱侧弯治疗新突破
华西医院与新苗医疗:脊柱侧弯治疗新突破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已超过500万,且每年新增病例约30万,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医疗界不断加大科研力度,近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新苗医疗团队在脊柱侧弯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立位三维成像技术实现精准测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安健科技,在脊柱侧弯的影像学诊断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研发的立位锥束断层成像技术(WR-3D),实现了在立位状态下对全身进行三维扫描与重建,有效解决了传统CT、核磁设备在立位三维成像方面的技术难题。
该技术不仅能全面呈现被检查部位的解剖结构,避免二维影像中的组织重叠问题,还具备AI自动测量功能,能够精确测量脊柱Cobb角、椎体偏移/旋转等关键参数,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支具强化管理治疗体系助力非手术治疗
在保守治疗领域,新苗医疗团队在杨军林教授的带领下,成功突破了40°-60°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非手术治疗难题。这一突破性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康复医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上。
新苗医疗团队独创的脊柱侧弯综合防控体系(XTS),涵盖了医学形体、矫形支具以及强化康复等多种治疗方式。该体系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数百万例筛查及数万例临床诊疗实践,能够对40°-60°的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有效保守治疗。
研究显示,符合特定条件的患者在接受3-6个月的短期治疗后,可以实现明显的矫正效果。截至目前,该体系已成功开展20000余例脊柱侧弯保守治疗,其中1000余例原本需要手术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免于手术。
攻克国际手术禁区
在手术治疗领域,杨军林教授团队攻克了多个国际公认的手术禁区。他们成功突破了呼吸功能低于30%的国际手术禁区,通过术前头盆环牵引治疗,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截骨等级,使矫形手术更加安全微创。
此外,该团队在罕见病伴重度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以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伴重度脊柱畸形为例,杨军林教授团队已完成超70例此类高难度手术,手术难度、风险和数量均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从诊断到治疗的全面突破
华西医院与新苗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脊柱侧弯治疗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些突破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也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对于广大脊柱侧弯患者来说,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意味着更好的治疗效果,更带来了生活的希望。随着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脊柱侧弯这一青少年健康“杀手”将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