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如何快速适应初中生活?专家支招!
初一新生如何快速适应初中生活?专家支招!
随着暑假接近尾声,新的学期又将拉开序幕,也意味着一大批学生将升入新的学段。新初一、新高一的学生,在开学前后会有哪些不适应?面对新学期学业难度的增加,如何调整心态?
8月24日,由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主办,慈溪市学生成长指导工作站(二)承办的“伴成长”活动中,4位嘉宾给出了建议。记者从中摘取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分享嘉宾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教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孙立新
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张宗余
慈溪市文锦书院校长、宁波市名教师:黄慧玲
慈溪市杨贤江中学副校长:俞峰
关键词:学期初的不适和困惑
无论小学升初中,还是初中升高中,孩子都会面临各种问题,临近开学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孤独等情绪。从一所学校开展的心理普查结果来看,有接近10%的新初一学生存在适应不良的问题,其中学习焦虑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人际焦虑。
对于新初一、新高一的学生来说,新的学段有许多需要他们去适应的地方,但他们的能力还不足以应对这些复杂的变化。
张宗余
比如,环境上:新的校园环境、设施、作息制度等可能会让孩子感到陌生和不习惯。他们还需要结交新的朋友,建立新的社交关系。
然而,由于性格、兴趣等原因,一些孩可能会面临社交困难,无法快速融入新的集体。因此,有部分孩子会感到孤独,缺乏归属感,他们可能会怀念之前的朋友和老师,对新的同学和老师感到陌生和排斥。
年龄的增长使得人际关系更为复杂,需要处理更多的人际冲突和社交压力。
学习上:新入学后,孩子需要适应更多、更深的学科知识,课程内容相对复杂,需要更高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一些孩子可能会觉得跟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听不懂课堂内容,导致作业完成困难,成绩下降。
还有一些较为优秀的孩子,在上一个学段成绩优异,到了新初一、新高一时如果没能保持优势,会产生心理落差。
孙立新
关键词:学业压力
新学段的学习方式要求更高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探究能力,这可能会让刚刚升入新初一、新高一的孩子感到难以适应,课程的增加和难度的提高也可能让孩子感到压力增大。
从学校的层面来讲,这些也是学校管理者绕不开的课题。针对新生开学适应问题,学校可以落实家访制度,加强家校沟通;多渠道宣传,做好开学提醒;组织丰富多彩的迎新活动;合理开展教学计划;提供心理辅导与支持。通过这些具体方法,帮助孩子们减轻焦虑感,学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沟通技巧和领导力。
从家长的层面来讲,面对学业难度的增加,特别当考试成绩出现下滑的时候,有些孩子就会出现无助感和挫败感,压力随之增加。这个时候,父母要引导孩子以积极的情绪去面对学业难度和学业压力。
一、正向暗示:正向暗示可以让一个人充满力量,平时多鼓励孩子正向暗示自己,父母也可以不断用正能量的话鼓励孩子。
二、目标分解:平时,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适合自己的高中和大学的目标,让孩子对大目标的迷茫化为小目标的实践,当埋头践行小目标,一天天累积成最后的中考、高考,就会发现,大目标就已经在面前。
三、学法分享:父母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或者让孩子请教身边的优秀同学、请教老师,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画思维导图、记首字编顺口溜、画图解题等,用一些巧妙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四、多元发展:当孩子面对学业难度增加,学得很辛苦时,家长不要死盯着一条路,要树立多元发展的人才观,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选择合适的路:喜欢体育的孩子可以去努力考警校、体校;喜欢艺术的孩子可以去学艺术、考师范;家庭经济允许的,可以选择国际学校。孩子的路真的很宽广,不要因为没有多方考量,而让孩子失去一个可以发展得更好的机会。
俞峰
关键词:人际关系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困扰不少孩子的一大课题。这其中同学相处,尤其是男女生交往、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都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困惑。所以说,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在学期初,因为同寝室室友、同学间处于磨合期,人际关系的相处就显得更为重要。
对于孩子而言,与同伴相处有一些基本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相互尊重、积极沟通。
新学期,孩子们可以放大自身优点,吸引周围的同学成为朋友,努力做好学习的相关工作,影响同学们也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