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价暴跌40%,经济会怎样?
香港房价暴跌40%,经济会怎样?
香港房价如果暴跌40%,会对当地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信心将受到打击,已购房家庭资产大幅缩水,抑制整体消费市场;其次,金融市场稳定性受威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面临巨大压力,可能导致信贷紧缩甚至金融系统不稳定;此外,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公共服务质量和数量可能下降,导致社会稳定受影响。这些连锁反应将使香港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社会矛盾加剧。
香港楼市现状:已现疲态,但未至谷底
2025年香港楼市展望
香港的住宅楼市长达三年的调整期,跌幅已近三成。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楼价可能进一步下跌,但跌幅有限。以下是影响2025年香港楼市走势的关键因素:
- 特朗普回朝的破环力没有预期中那么严重:市场普遍预期,特朗普再度执政后,必定会集中力量打击中国,香港势将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不过,现在看来,特朗普急於要处理的问题很多,既要整顿美国的官僚系统,又要煞停乌克兰的战争,还要收回巴拿马运河,很可能将中国问题搁置一边,等时机成熟时再处理。
特朗普这人说话夸张,选举时说的那套不可作准,实行起来仍得面对现实。以加中国关税为例,原先说至少要徵60%。现在却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10%,中国受到的冲击远比预期中小。
因此,我预期,待特朗普真的上任后,美国对中国实际行动会比原先估计的温和。这可能会被市场视作好消息,对楼价带来支持作用。
- 美聯儲局持續減息,對樓市帶來實際的好處:市场普遍预期,联储局会在2025年减息两次,每次减0.25%。不过特朗普希望他上任后,经济增长可以加快。联储局多少都得配合一下。因此,我预期2025年美国很有机会减息四次,幅度可达1%。
香港银行现时的定期存款利率仅三厘多少少,与住宅的租金回报率差不多。如果定期存款的利率跌到2厘水平,相信买楼收租的人会大增。此外,减息亦会减轻供楼的负担,令更多人可以符合买楼的资格。
发展商减少卖楼,未来会出现供应不足:由于发展商的资金回笼得慢,加上之前的投 资又大量亏损,所以只好减少投地。导致香港的楼宇供应迟早出现断层。当用家意识到苏州过后再没有船搭之后,入市会转趋积极。现实是楼价已从高位回落三成,距离市底已经不远,现时入市的风险已不会太高。这将吸引更多的用家入市。
市场的交投量已全面回升,显示现时的价位已有吸引力:2024年一手市场的成交达15,714宗,比2023年的10,582宗多了48.5%。二手市场的统计数字未出,估计亦增加10%左右,在在显示买家入市的积极 性正在增加。据前线的地產代理反映,近期二手市场已出现盘源渐疏的情况,楼价应有條件在现水平逐步企稳。2025的大体市况将会是:先在低位争持,然后见底回升,形成一个U型走勢。
楼市疲弱影响港府财政收入
2023/24年度地价收入仅194亿元,远低于原本预算的目标850亿元。这迫使港府在2024年2月底全面取消楼市“辣招”,包括取消2010年以来推出的各项印花税,并放宽按揭条件。然而,这些措施效果有限,楼市反弹势头后劲不继,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在4月开始回落,楼价呈现“旺丁不旺财”的局面。
发展商库存高企,低价促销成常态
香港去年只售出1.1万个单位,发展商的一手房存货截至去年底有2.3万伙,创逾20年新高,加上今年可出售的新盘约2.8万伙,存量高达约5万个单位。各大发展商纷纷低价促销,例如:
- 长实旗下黄竹坑Blue Coast以呎价2.1万元推出,比毗邻的海盈山便宜约两成
- 鹰君与港铁合作开发的何文田朗贤峯首批均呎1.9万元,较邻近项目低25%
- 将军澳日出康城Seasons Place首批呎价1.4万元,创近5年新低
- 九龙湾泰峯首批呎价1.48万元,以“劲蚀”价开售
专家预测:2025年楼价有望企稳回升
- 美联物业预计2025年楼价将保持平稳
- 瑞银预计楼价及租金将同步上升5%-10%
- 戴德梁行预计全年楼价上涨约5%
- 摩根士丹利预计上半年可能下跌5%,下半年有望回升
房价暴跌40%的假设性分析
虽然目前香港楼市疲弱,但尚未出现40%的暴跌。如果这一极端情况发生,将对香港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 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信心受打击:已购房家庭资产大幅缩水,抑制整体消费市场
- 金融市场稳定性受威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面临巨大压力,可能导致信贷紧缩甚至金融系统不稳定
- 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土地出让收入锐减,公共服务质量和数量可能下降
- 社会矛盾加剧:失业率可能上升,社会福利支出增加,加剧贫富差距
政策应对与经济前景
面对楼市持续低迷,香港特区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
- 全面取消楼市“辣招”,包括各项印花税
- 放宽按揭条件,提高按揭成数至70%
- 积极引进人才,2024年各类人才引进计划已收到超38万宗申请
- 优化“高才通”计划,扩展合资格院校名单,延长首次签证期限
这些措施有望在中长期提振楼市,但短期内市场仍面临较大调整压力。预计2025年香港楼市将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走势,全年楼价有望企稳回升,但涨幅有限。
结语
香港楼市正处于深度调整期,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政府的积极应对和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将为楼市企稳提供支撑。对于购房者而言,当前市场环境下,理性看待房价波动,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状况谨慎决策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