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姜子牙为什么叫飞熊?飞熊道人的来历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姜子牙为什么叫飞熊?飞熊道人的来历是什么?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k.sina.com.cn/article_6778189190_19402f586001011asi.html

姜子牙,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称为“飞熊”。这个称号背后究竟有何深意?本文将从历史传说、文献记载等多个角度为您揭示“飞熊”称号的由来。

他的先祖曾经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分封到“吕”(山东日照的莒县),所以也称吕尚,后来还因为周文王盼望贤臣而得名“望”,别号飞熊。


飞熊·汉代玉器

传说姜太公活了139岁!72岁时在渭水垂钓(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被求贤若渴的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周易》的作者)发现,请他坐车同归,并拜他为师,从此开始了他兴周灭商的人生道路。

周文王姬昌之所以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姜子牙,是因为一个梦。


周文王

传说,有一天,当时还称为西伯侯的姬昌正在灵台休息。
睡梦之中,忽然间看到东南方有一只白额猛虎,肋生双翅,朝着周文王的床扑过来了,周文王正要喊左右的侍卫,猛虎一下子就扑了上来,台后一声响亮,火光冲天,周文王瞬间惊醒了,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是南柯一梦。
第二天西伯侯在大殿说梦让大臣解读,散宜生说:“商高宗梦到了飞熊,得到了宰相傅说,您梦到了飞熊,也是吉兆,必有高人辅佐!咱们大周兴盛有望。”周文王觉得不错,决定去寻访,恰巧在渭水碰到了垂钓的姜子牙。

袁世凯扮姜太公垂钓照片

关于姜子牙被称为“飞熊”的另一种解释是后人对“非熊非罴”的误读。

《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六韬》也有记载,说周文王他去打猎,先占卜了一下此次出行的结果,卜卦显示“有大获”,“所获之物,非熊非罴,非虎非貔。”不是熊,不是罴(人熊),不是虎,不是貔貅,那是什么呢?

“乃帝王之师。”能获得帝王的老师。

文王非常高兴,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到渭水边上,看这个老头用直钩钓鱼,觉得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才,于是就把他带回来了。

这也是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由来。

后人以讹传讹,把“非熊非罴”简化为“非熊”,慢慢就变成了姜子牙的道号“飞熊”了。

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 《鬼谷子》

“说英雄谁是英雄?
五眼鸡岐山鸣凤,
两头蛇南阳卧龙,
三脚猫渭水非熊。”

——散曲《水仙子》元·张鸣善

历代典籍都公认姜子牙的历史地位,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都尊他为本家圣人,被称为“百家宗师”。

他辅佐文王、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后建立周朝,太公也被分封到山东东北部,定都临淄,成为齐国的开创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