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阆中古城:张飞庙与贡院的文化密码
探访阆中古城:张飞庙与贡院的文化密码
在四川阆中古城,有两处景点是游客必打卡之地:一处是为纪念三国名将张飞而建的汉桓侯祠,另一处是清代科举考试的重要考场——贡院。这两处看似风格迥异的建筑,却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了解阆中古城的两把钥匙。
张飞庙:三国文化的活化石
张飞庙,又名汉桓侯祠,位于阆中古城西街59号,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建。张飞曾在此担任巴西太守7年,后人为了缅怀纪念他,在此处修建了这座祠庙。
现存的张飞庙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重建,占地5000余平方米,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整个建筑群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组成,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走进张飞庙,最吸引人的是大殿内那尊全国唯一的张飞文身帝王塑像。这尊塑像高大威武,栩栩如生,展现了张飞“万夫莫敌”的英勇形象。殿内还保留有张飞的书法碑刻,笔力遒劲,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建筑本身,张飞庙还承载着丰富的三国文化。每年都有大量三国迷前来朝圣,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庙内陈列的三国文物和史料,更是让人大开眼界,仿佛穿越回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贡院:科举文化的见证者
与张飞庙的武文化相对应,贡院则体现了阆中的文脉传承。贡院,又称考棚,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场所。阆中贡院始建于清嘉靖年间,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考棚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贡院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对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理念。现存建筑包括山门、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后殿和考生宿房等。其中,卷棚式廊道纵横50多米,廊道两旁的木栏上带有飞仙椅,考室则各室相隔,饰以雕花,展现了古代科举考试的严谨与庄重。
走进贡院,仿佛能听到古代学子们奋笔疾书的声音。这里不仅是一个考试场所,更是中国古代科举文化的缩影。据记载,清代阆中贡院曾是四川临时省会的乡试考场,共举行乡试四科,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
两处古迹,一座古城
张飞庙和贡院,一武一文,一动一静,共同塑造了阆中古城的文化气质。作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阆中不仅有三国文化的豪迈,更有科举文化的严谨,还有独特的春节文化、门神画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漫步在阆中古城的街巷中,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无论是张飞庙的雄浑,还是贡院的肃穆,都在诉说着这座古城的辉煌过往。它们不仅是两处景点,更是阆中古城的灵魂所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寻这段跨越千年的文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