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扬州这些地名与“运河”有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扬州这些地名与“运河”有关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1835081942/6d6120d601901d8vw

地名不仅满足了居民对城市空间定位的需求,也折射了城市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历史,是城市岁月的印记、时代发展的标签。

据悉,从2022年起,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地名文化遗产评定,至今已连续三年开展了评定活动,从首批古城、古镇、古村落三类地名文化遗产分别延续至路、街、巷(里、弄、坊)和古桥梁两类地名、港口或古渡口、古码头地名等,从时间因素、文化含量、影响程度、传承价值等四个维度,设定地名文化遗产评定标准。这些地名都有哪些共性和特性?记者邀请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进行解读。

古城古镇古村古街

扬州地名“最运河”

扬州具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地名文化丰富,生动地反映出扬州城市的历史风貌。古城、古镇、古村落、路、街(巷、里、弄、坊)虽然是不同的地理单元,但都有着厚重的历史内涵、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明显的地理标志,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地理版图,描绘出一幅多元而丰富的画卷。“州界多水,水波扬也”的扬州、“广被丘陵”的广陵、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高邮龙虬庄、“万千青条石铺就”的江都邵伯中大街、“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的瓜洲……这些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丰富的意蕴,让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扬州地名就是运河的发展史,扬州和运河相依相傍,古邗沟是春秋运河的遗迹,在扬州可以找到许多和运河有关的街巷,除了运河南路、运河北路、运河前街、运河后街一类直接与运河有关的地名之外,还有许多由运河派生出来的地名,像邵伯船闸、刘堡减水闸、古邗沟码头、瓜洲古渡、东关古渡、引市街、湾头、氾水、射阳、十二圩、界首等,无一不与运河息息相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扬州地名‘最运河’。”韦明铧说,江都区有个波斯庄,因古代波斯人在此活动过而得名,唐代前期扬州有许多波斯人,“波斯庄”地名反映了与波斯的友好关系,而这些波斯人当初大多从运河上乘船而来。

古桥古渡古驿站

见证运河桨声灯影

城外的运河和城里的内河互相连通,扬州城内外形成了密布的河网,也产生了很多含有“桥”字的地名。像扬子桥、二十四桥、黄金坝桥、五亭桥等,这些地名也与运河有关。

“站、驿、铺、渡”是古代驿路在地名上留下的印记,例如高邮盂城驿前的馆驿巷,这些驿站坐落在大运河边,见证了运河上的桨声灯影,留下了历史的回响。

瓜洲形成于西晋,处于京口(今镇江)与广陵(今扬州)连接之地,南来北往行旅众多,便形成一个江南江北的重要渡口。至隋代,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瓜洲是大运河入江的通道,渡口地位十分重要,它倚扬州,瞰京口,襟长江,地处七省咽喉,是当时中国南北漕运、货运、商运的重要节点,当时渡口岸上市肆鳞次栉比,各种商铺、旅社、休闲场所一应俱全,一派繁荣兴旺景象。

“最年轻”的省级地名当数江都水利枢纽了。举世瞩目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从1961年破土动工到现在,历经17年建设,50年运行,已成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的源头。该工程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管理的大型泵站群,从规划布局、设计施工到运行管理,堪称全国治水的典范,而它输送的汩汩江水也是通过运河源源北上的。

健全完善保护体系

保护好传承好地名文化遗产

“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扬州。”市民政局地名处处长冯静表示,我市将结合城市改造与发展、历史文化街区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项目,通过编制地名保护名录、设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碑牌等举措,进一步健全完善地名文化保护体系,持续开展市级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积极动员、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宣传,留住历史乡愁,激活历史记忆,持续发扬地名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