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凤县山歌:从千年古调到全国舞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凤县山歌:从千年古调到全国舞台

引用
人民网
11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4/22/content_26053790.htm
2.
https://www.sohu.com/a/853414481_121117463
3.
https://haokan.baidu.com/author/K6LnkXXe6Xs6sy9qjX1j7A
4.
https://haokan.baidu.com/author/XsxKFQGy84QxmLj3s9UgmQ
5.
http://www.lbnews.com.cn/content/2024-04/14/content_112680.htm
6.
http://sxbj.wenming.cn/2024zt/whjwj/202408/t20240830_8646131.html
7.
https://mobilesingle.dmctv.cn:8085/villages/51050310801/culture.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A2%E5%AE%B6%E5%B1%B1%E6%AD%8C
9.
http://www.news.cn/mrdx/2024-07/12/c_1310781507.htm
10.
https://mooc1.chaoxing.com/mooc-ans/zt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83815303&knowledgeId=83815309&_from_=&rtag=
11.
https://www.ctnews.com.cn/dongtai/content/2024-06/07/content_161103.html

2024年,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榆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民歌展演活动中,来自宝鸡凤县的山歌《对灯》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现场观众。这场演出不仅展现了凤县山歌的艺术价值,更体现了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01

千年传承:凤县山歌的历史渊源

凤县山歌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时期,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这种艺术形式深深植根于凤县的地理环境与人文传统之中。据凤县文化馆馆长张少臣介绍,凤县山歌主要流传着“下江调”“花儿调”“上江调”和“土著调”四类曲调。这些曲调不仅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更承载着凤县人民的情感与智慧。

02

艺术特色:独特的曲调与表现形式

凤县山歌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著称。它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在凤县农村,山歌是人们表达爱情、抒发情感、传递文化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劳动时的自我陶醉,还是男女间的调情对唱,亦或是戏谑调侃,凤县山歌都能以其灵活多变的形式和即兴创作的特点,生动展现生活的方方面面。

03

传承发展:张丽琴与凤县山歌的新生

在凤县山歌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市级传承人张丽琴扮演了重要角色。今年57岁的张丽琴自小就接触凤县山歌,对传统节目《滚灯》等有着深刻记忆。在此次全国民歌展演中,她带领团队表演的《对灯》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演出的演员年龄跨度很大,既有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有五十多岁的资深艺人。这种老中青三代同台演出的场景,正是凤县山歌传承发展的真实写照。正如张丽琴所说:“他们都觉得凤县山歌好听,唱起山歌就能忘记所有烦恼。”

04

当代影响:政府支持与社会参与

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凤县山歌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推广。宝鸡市将传统音乐引入校园,通过举办合唱节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和学习山歌,为山歌的传承培养年轻力量。同时,许多非遗传承人和爱好者也积极投身于山歌的保护与传播事业,通过收集整理曲目、教授演唱技巧等方式,推动山歌文化的延续。

在创新与融合方面,新一代传承人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尝试加入现代元素,使山歌更贴近当代审美,增强其吸引力。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让凤县山歌焕发新生,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05

展望未来:凤县山歌的新篇章

随着社会的发展,凤县山歌正以新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它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活态文化,持续影响着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在政府支持、传承人努力和群众参与的共同作用下,凤县山歌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凤县山歌的成功展演,不仅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它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创新与传承,古老的民间艺术就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