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与降水知识点总结
气温与降水知识点总结
气温与降水是地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气候要素,它们对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气温和降水的基本概念、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总结,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两个关键气候要素。
一、气温
1. 气温的水平分布
全球范围: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在特定月份,如7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通常位于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而1月份,西伯利亚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则出现在南极大陆上。
中国范围: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而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2. 气温的时间变化
日变化: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时出现在地方时12时,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13时左右,气温最高则出现在14时左右;气温最低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受纬度、季节、地形、下垫面性质、天气等因素影响。
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最热月为7月,海洋最热月为8月;陆地最冷月为1月,海洋最冷月为2月,南半球相反。一年中最热月与最冷月之差即为气温年较差,其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天气、植被等。
3. 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是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地形对冷空气有屏障作用,如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入侵,使盆地或河谷气温较高。
海陆位置: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对气温有显著影响。
人类活动: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二、降水
1. 降水的定义及形式
-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 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湿热空气上升冷却凝结形成。
地形雨: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被迫抬升冷却凝结形成。
锋面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暖湿空气在锋面上抬升冷却凝结形成。
台风雨:暖湿空气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时冷却凝结形成。
3. 降水的分布规律
全球范围: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中国范围:年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4. 影响降水的因素
纬度因素:低纬度地区降水多,高纬度地区降水少。
海陆因素:近海地区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地形因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洋流因素:暖流流经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地区降水减少。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对降水有显著影响。
人类活动:如兴修水利、人工造林等可增加降水。
综上所述,气温与降水是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分布与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球的气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