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下,沙漠求生的新挑战
全球变暖下,沙漠求生的新挑战
2024年9月,撒哈拉沙漠上演了一场罕见的“水从沙中涌出”的奇观。在摩洛哥东南部的塔塔省和拉希迪耶省,暴雨引发洪水,道路中断,基础设施被毁。更令人惊讶的是,已经干涸了50年的伊里基湖被填满,阿尔及利亚的迈拉赫盐沼也被雨水填满。
这场突如其来的降水,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变暖背景下沙漠地区气候变化的深刻思考。专家分析认为,这场罕见降水与东大西洋上的温带气旋,即飓风“柯克”引导东大西洋的水汽进入干旱区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区暴雨事件频发,在塔克拉玛干地区也出现过洪水。研究显示,近40年来,撒哈拉沙漠降水呈现增加趋势,平均每十年增幅达15.2%。
然而,这种极端降水虽然有利于植物生长,但沙漠中的动物与植物长期适应了干旱环境,突发强降水会造成水资源过量,反而会对一些动物与植物构成威胁。此外,沙漠地区通常较干燥,病原体繁殖能力较弱,但强降水过后,积水可能会滋生蚊虫,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
面对这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传统的沙漠求生方法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以新疆为例,当地积极探索利用戈壁沙漠发展戈壁设施农业,采用智能设备和节水技术,不仅提高了本地农产品供应能力,带动农民增收,还为新疆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在新疆和田县,万亩设施农业基地采用自动温控、水肥一体化、太阳能储热供热系统等智能设备,年产蔬菜7万吨,产值达2.4亿元。在莎车县,当地带动农民将增收目光投向戈壁滩,建成标准温室大棚3956座,实现稳定就业3000余人。在柯坪县,200多座新型日光温室不仅种植各种果蔬,还进行高密度海鲜养殖,年产值达1500万元。
这些新型节水技术和设施农业的发展,为沙漠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农业生产开辟了新途径。然而,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新挑战,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实现沙漠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们需要:
- 加强对沙漠地区气候变化的监测和研究
- 发展更加高效的节水技术和设施农业
- 建立完善的防洪和水资源管理系统
- 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沙漠生存知识的认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益恶劣的环境中,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