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急救技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正确操作
AED急救技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正确操作
在紧急医疗情况下,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关键设备。然而,当面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时,AED的使用需要格外谨慎。本文将详细介绍AED在心脏起搏器患者中的正确使用方法,以确保施救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和正确操作。
心脏起搏器与AED的基本原理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通过电池驱动产生电脉冲,刺激心脏维持正常节律。最新研发的无导线起搏器(如ALPS)采用能量收集技术,通过压电效应实现自供电。这种创新设计不仅延长了起搏器的使用寿命,还避免了传统电池耗尽后需要手术更换的问题。
AED通过电击终止异常心律,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现代AED采用双相波技术,能以较低能量(200焦耳)实现有效除颤,相比传统单相电击(360焦耳)更加安全高效。
AED在心脏起搏器患者中的使用要点
1. 环境安全与意识判断
在使用AED前,首先需要确保现场环境安全,快速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是否安全,采取相应安全保护和防护措施。轻拍重唤,用双手轻拍伤病员的双肩,并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唤,如果无反应,可判断为无意识。
2. 呼救并取得AED
如果伤病员无意识、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立即寻求周围人的帮助,拨打急救电话。如有可能,取来附近的 AED。
3. 胸外按压
在呼救的同时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将一只手掌根紧贴伤病员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处(胸骨下半部),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手指翘起,双上肢伸直,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时确保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
4.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将其取出。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使伤病员下颌角及耳垂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用嘴罩住伤病员的嘴,捏住伤病员的鼻翼,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吹气时可见胸廓隆起。
5. AED的正确使用
电极片的贴放位置:这是使用AED时最关键的一环。由于起搏器通常植入在左锁骨下方或腹部,因此在贴放AED电极片时,必须避开这些区域。正确的做法是将一片电极片贴在胸骨右缘、锁骨之下,另一片电极片贴在左乳头外侧(左腋前线之后第五肋间处),确保电极片与起搏器之间保持至少2.5厘米的距离。
操作步骤:打开AED电源开关,按照设备语音提示操作。在分析心律时,确保无人接触患者,并大声呼喊提示“请不要接触伤病员”。如果AED建议除颤,再次确认所有人均未接触患者,然后按下“电击”按钮(半自动AED)或等待设备自动放电(全自动AED)。
6. 特殊人群的使用要点
儿童:对于8岁以下儿童,优先使用儿科模式或专用电极片。如果无法获得,可使用成人模式,但需调整能量设置。儿童的电极片贴放位置与成人相似,但需根据体型调整具体位置。
孕妇:孕妇同样适用AED,救治时优先考虑母亲生命安全,胎儿也会因此受益。电极片的贴放位置与非孕妇相同,但需注意避开腹部区域。
法律保障与后续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和《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第44条,紧急救助行为受法律保护,施救者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为公众参与急救提供了法律保障。
使用AED后,应立即将患者送医,以便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在送医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必要时继续实施心肺复苏。
结语
AED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有力工具,即使患者装有心脏起搏器也应果断使用。通过了解AED的工作原理和正确操作方法,我们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建议公众积极参与急救培训,掌握AED使用技巧,为身边的人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