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洋运动会点赞舟山生态美
浙江省海洋运动会点赞舟山生态美
2024年浙江省第四届海洋运动会正在舟山市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嵊泗县和朱家尖的碧海蓝天间,来自全省的7000余名运动员们尽情挥洒汗水,感受着海洋运动的魅力。而让他们赞不绝口的,不仅是赛事的精彩纷呈,更是舟山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海岛城市,舟山市近年来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打造了多个“美丽海湾”,让这片蔚蓝海域焕发新生。
生态保护,久久为功
舟山市的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以陆海统筹、“一湾一策”的理念为指导。从2021年开始,舟山市就启动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通过实施“美丽海湾”建设行动,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为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舟山市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
建立“海上环卫”机制:舟山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多部门印发《舟山市深化“海上环卫”机制推进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底前实现海洋垃圾密度大幅下降的目标。通过建立健全海洋垃圾常态化治理体系,构建起从监测到处理的全链条闭环治理模式。
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舟山市在普陀本岛东部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范围北起螺门海域,经骐骥山岛、牛首山、麒麟山,南至莲花岛。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治理,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舟山市生态环境局严格把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各类开发活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2024年8月,舟山市生态环境局普陀分局受理了多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涉及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多个领域。
未来可期,共绘蓝图
舟山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当地政府并未止步于此。根据规划,舟山市将继续深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任务:
建立健全海洋垃圾常态化治理体系:全面落实海洋垃圾清理工作机制,推广实施“蓝色循环”创新模式,确保到2025年底各县(区)、功能区海洋垃圾清理、收运、处理网络实现全覆盖。
陆海联防推进海洋垃圾源头减量化:加强陆源污染控制,减少陆地垃圾入海,同时推进海上垃圾的源头减量。
分片明责提升海洋垃圾精细化清理: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海洋垃圾清理效率。
科学分类确保垃圾上岸规范化处置:建立科学的垃圾分类体系,确保上岸垃圾得到规范处理。
人技结合强化海洋垃圾数字化监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海洋垃圾监管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这些措施的深入实施,舟山市的海洋生态环境必将持续向好,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加优质的栖息地,也为市民和游客创造更加美好的亲海环境。正如本届海洋运动会的主题“运动浙江•共富海岛”所表达的那样,舟山市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