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影视制作必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的区别与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影视制作必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的区别与应用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35d83c54b334

在影视制作中,景别是导演和摄影师常用的视觉语言工具,通过调整画面范围的大小,可以有效地传达情感、推动剧情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这六种基本景别,帮助读者理解它们在叙事和视觉表达中的独特作用。

在做动画微课或者拍摄微课情景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脚本里面写着“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这些关键词描述的都是景别。
所谓景别,就是拍摄到的画面范围大小。
比如,同样尺寸的一个画面,里面既可以出现完整的人物和周围的景色,交代人物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氛围,也可以只出现人物的局部,比如上半身等,突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这就是景别带来的差异。
举个例子,下面这两张图,同样的尺寸,左侧是全景,可以看到新郎新娘及周围的建筑物等,右侧是近景,虽然看不清周围的环境,但是可以看清新娘的脸。

图片来源:Pexels

我们来看一下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的区别。

一、远景

远景可以展现整个宏观环境,如果其中有人物的话,人物一般都比较渺小,只能看到轮廓,脸部细节等基本看不清,在画面中并不突出。
远景一般都是用来交代背景环境的。很多电视剧的第一集,开场都是远景切入,用来交代整部电视剧发生的时代背景或环境背景,视野宏大、开阔,气势恢弘。
如果要表示规模大、阵仗大,比如对战双方阵容强大等,也可以用全景。
故事发生的场景需要切换时,往往也会用远景来转场。
图片来源:Pexels

二、全景

全景可以展现完整的环境、人物等,且被拍对象的细节特征,相比远景,展现得会更多一点。
人物的全景照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全身照”。
全景和远景一样,一般用于交代故事背景,常用于转场。从远景直接切换为中景、近景可能会比较突兀,这时候就可以使用全景进行画面的过渡,使画面更加流畅。

图片来源:Pexels

三、中景

在中景中,环境只显示了局部,但是被拍的对象开始在画面中突出,成为画面的主体元素。
被拍对象如果是人脸的话,人在中景画面中,会露出膝盖及以上的部分。
中景是比较常用的景别,但它既不像远景、全景,可以交代宏观的环境背景、渲染氛围,也不像特写、大特写,画面具有爆发力、张力、感染力,所以,如果拍摄的画面一直是中景的话,就会显得特别乏味。
在动画或者短片拍摄中,中景一般都用在情绪比较平缓的对话或者独白中,起到过渡的作用。

图片来源:Pexels

四、近景

近景的话,环境显示也不完全,但是被拍对象会进一步突出,人物的话,一般露出胸部及以上位置,可以展现出人物的形态和情绪。

图片来源:Pexels

五、特写

特写只能拍摄到对象的某一局部,用来突出细节表现。
像我们平常拍的证件照,也是特写,拍到的是人物的肩部以上位置。

六、大特写

大特写就是将局部特征放大到极致,比如让一只眼睛或者一张嘴巴单独出现在画面中,可以更细致地突出细节。

图片来源:Pexels

特写及大特写具有强调和突出的作用,很多时候用来表现被拍对象的情感,使画面更加有感染力、冲击力,使观众感同身受,也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好奇心,增强影片的节奏感和可看性。
举些例子,放狠话的时候,可以特写张大嘴巴,眼神愤怒;表示伤感的时候,可以特写眼神中饱含感情,泪水湿润;表示惊讶的时候,可以特写瞳孔放大,嘴巴不由自主张开,表示被吓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