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防糖:科学运动指南
秋冬防糖:科学运动指南
秋冬季节是糖尿病高发期,有效的运动方案对于控制血糖至关重要。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议糖尿病患者进行每周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骑自行车,并结合2-3次的力量训练。此外,在进食后一小时左右进行运动,避免清晨空腹运动,以减少低血糖风险。选择大小合适、较软的运动鞋,防止足部磨损或受伤。通过这些科学的运动方法,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秋冬季节糖尿病高发的原因
秋冬季节,气温骤降,寒冷的天气容易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意味着血压可能急剧升高,器官脏器供血减少,增加了健康风险。此外,季节性感冒和流感也是不可忽视的威胁,它们可能诱发慢性病急性加重或并发症。因此,保持温暖成为慢性病患者秋冬季的重要任务。
除了保暖,饮食管理也是慢性病患者秋冬季不可忽视的一环,特别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由于寒冷季节活动量减少,消耗也相应减少,因此需要适当调整饮食结构。海阳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姜良华提醒,“秋冬季节块茎类食的食物增多,比如说地瓜、土豆、芋头、山药、藕等等,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都是很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主食,所以一定要定时定量地食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需要减少盐的摄入,同时建议适当的多摄入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说橙子、柠檬、蛋、奶、鱼类等等,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
科学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尽管天气寒冷,适度运动依然是慢性病患者保持健康的关键,因此,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尽量选择有氧运动,如果选择户外运动的话,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快步走、慢跑、太极等,而且尽量要在日出以后活动。选择室内的运动,可以选择瑜伽、游泳等运动。无论何种运动都一定要适度,不可太剧烈,时间也不要太长,在20-30分钟左右让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郭立新强调,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应继续坚持饮食控制,以免因过度进补导致体重进一步增加,加剧胰岛素抵抗,给血糖控制造成困难。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抵抗力,抵御秋冬季节容易出现的各种感染。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血糖监测。冬季天气寒冷,人们的运动和户外活动相对较少,可能导致血糖波动或血糖升高。血糖监测可以提醒我们目前的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用药是否合理。此外,患者在冬季还要坚持合理用药。
秋冬季节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具体建议
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运动,建议选择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进行运动。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时应保持呼吸均匀,能够正常交谈。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每次运动时间应控制在30-60分钟,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心跳加快但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运动,避免肌肉拉伤。
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应随身携带糖果或含糖饮料,以防低血糖发生。同时,要穿着舒适的运动鞋和袜子,保护足部免受伤害。
监测运动效果: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如果发现血糖波动较大,应及时调整运动计划或咨询医生。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
保暖:秋冬季节气温较低,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运动时可多穿几层薄衣服,根据体温变化随时增减。
补水:运动时要适量补充水分,但避免饮用含糖饮料。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都要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饮食调整:运动前后要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运动前过饱或空腹运动。运动后要及时补充能量,但要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体重增加。
监测血糖: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如果发现血糖波动较大,应及时调整运动计划或咨询医生。
合理用药: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节要继续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运动时要随身携带药物,以便在需要时及时服用。
通过科学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管理,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秋冬季节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也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糖尿病患者打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秋冬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