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药材涨价潮下,基层医疗如何破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药材涨价潮下,基层医疗如何破局?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4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1/13/content_257645.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8-08/doc-inchxqva1679994.shtml
3.
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article/gjzyy/zjplgd/202405/163717.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9A071LP00
5.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1030/herald/729166dfbd7ec2424d9664cb1f596ebd.html
6.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9-05/doc-incnahzp8696386.shtml
7.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7A09V7800
8.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4A09BE700
9.
https://www.idx365.com/indexWorld/cont14816.html
10.
https://www.cnma.org.cn/h-nd-481.html
11.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85dfaee4b019ce56593834.html
12.
http://www.yyjjb.com.cn/yyjjb/202403/2024030614000505_18150.shtml
13.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50121/wap-content-1644733.html
14.
http://www.zqrb.cn/stock/redian/2024-04-10/A1712723849807.html

“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给基层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压力。亳州药材经销商表示,常用中药材的价格翻倍增长,导致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临床医生在开方时不得不考虑药物成本,甚至出现高价药质量下降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中医的疗效,还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建议相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整顿市场秩序,保障老百姓能够用得起、用上好的中药。”

01

价格飙升: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空前压力

近年来,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给基层医疗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中国·安国中药材指数”信息系统监测,2023年8月中旬安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达到151.55点,较2020年初涨幅高达46.21%。虽然2024年下半年价格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以当归为例,这种常用中药材的价格从2023年的每公斤240元降至2024年的70元,跌幅高达70%。然而,即便价格大幅回落,许多基层医疗机构仍在消化前期高价采购的库存,终端价格尚未完全传导至患者。

02

应对挑战:基层医疗机构的艰难抉择

面对中药材价格的持续上涨,基层医疗机构不得不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成本压力。

医生开方策略调整

许多中医师在开方时不得不考虑药物成本,尽量避免使用价格过高的中药材。例如,蝉蜕的价格从每公斤五六百元涨至1600元以上,川贝母从3000-4000元涨至6000元,这些高价药材已经很少出现在医生的处方中。

“面对一些价格‘既高又稳’的药材,中医只能硬着头皮开方。”兰州市尚方堂经营者刘敬阁无奈地表示,“川贝母价格一直比较高,以品质最好的松贝为例,最初每公斤3000元至4000元,现在是6000元,现在不仅没降价,后期可能还会上涨。”

患者就医选择变化

中药材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就医选择。一些患者开始转向西药治疗,因为中药的价格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过去找西医看感冒一次花近千元,而开中药200多元就能搞定,但现在开中药的费用赶上甚至超过西药了。”兰州市患者刘蓉说,“我们家人长期服用中药治病,同样的方子,现在一周7副药需要六七百元,涨了三倍还多,真的是良药‘苦口’。”

03

政策应对:集采降价与企业提价的博弈

为应对中药材价格上涨带来的挑战,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23年8月,全国首次中药饮片联采落地,涉及782个中选产品,采购金额超过7亿元人民币。此次集采覆盖了21个品种,包括黄芪、当归、党参片和丹参等,由100家企业中选,平均降价29.5%,最大降幅56.5%。

然而,中药材价格的持续上涨也迫使部分中药企业上调产品价格。佛慈制药宣布自2024年3月11日起对主营中成药产品的出厂价进行调整,平均提价幅度为9%。同仁堂旗下的港版安宫牛黄丸更是从1060港元/粒调整到1280港元/粒,涨幅超过20%。

04

专家观点:供需失衡与资本炒作的双重影响

专家分析认为,中药材价格的异常波动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供需失衡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受天气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一些中药材的产量大幅减少,而市场需求却持续增长。例如,白术因安徽、浙江、河南等地灾情减产,价格从2023年1月的27元每公斤增长至2024年6月的180元每公斤,年涨幅超过100%。

另一方面,资本炒作加剧了价格波动。部分中药材因其稀缺性和药用价值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导致价格脱离实际供需关系,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

05

未来展望:保障老百姓用得起好中药

面对中药材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业内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1. 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提高产量稳定性
  2. 完善中药材储备制度,平抑价格波动
  3.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行为
  4. 推动中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老百姓用得起、用上好的中药,让中医药这一国粹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