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纪越大,脾气越怪?
为什么年纪越大,脾气越怪?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家庭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家里的老人似乎变得越来越"怪"了。他们常常沉默寡言,或者容易发火,有时候明明就在身边却好像听不见你在说话。这些变化往往让家人感到困惑和无奈。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性格上的变化,可能与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密切相关——听力损失。
想起春节回老家的一幕幕,小张总觉得哪里不对。哪里不对呢?是老父亲——他似乎和以前有些"不一样":
本来开朗乐观的他,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常常独自坐着看电视、刷手机,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天;看视频时,音量也开得特别大。母亲在隔壁房间喊他,他经常没反应。想和他说说心里话,却总是"被怼",没说几句就"话不投机"。
网上一搜,小张发现有不少人都有类似经历:和父母相处越来越难——说话没反应,又总是莫名其妙生气。好好说,他/她根本听不见,要重复好几遍;声音大了,又说你态度不好;总"打岔":你说东,他说西;你问吃了吗,他回答说衣服叠好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报警声听不到,总是耽误事儿。……
这是为什么呢?
让老年人"脾气越来越怪"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很普遍、却总被忽视的原因是——"耳背"!
耳背也叫"老年性听力损失",又叫"老年性聋",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器官衰老和退化而自然发生的听力减退现象。
在全世界,大约每3个65岁以上老年人里,就有1个存在中度或以上的听力损失[1]。在超过85岁的高龄老人中,这个比例可能高达50%[2]。
全球听力损失(中度及以上)患病率 图源:WHO世界听力报告
而我国的情况也类似。据估计,我国现有"听力损失"(指无法听到某个特定频率的声音)者可能超过2亿人,存在"听力残疾"(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已影响日常生活)者约7000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4600万人[3],其中可能就包括我们的长辈。
看似微不足道的"耳背",已经成为关节炎和高血压之后,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第三大健康问题[4]。
常言道"眼不见,心不烦"。但,听不见,心更烦!"听得见""听得清",是我们每个人感知世界、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谁都不愿意自己进入"模糊"或者"无声"的世界。如果总是听不清楚别人在说什么,被误解或者误解他人的次数也会变多,感到尴尬、失落、羞愧……的次数也多了。久而久之,越来越不愿与别人交流,甚至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
很多老人的想法是:既然听不见、听不清,那就不听了,不说了,不交流了!
研究表明,长期听力损失,会引起认知能力下降、性格改变、脱离社会等不良影响,让人出现偏执、乖僻、抑郁、多疑,并逐渐脱离社会,甚至自我封闭[5]。更严重的是,听力损失已被证实是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独立高危因素。有轻、中和重度听力损失的老人,其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分别是听力正常老人的2倍、3倍和5倍[6]。
虽然听力下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发生,但下面这些因素会影响其发生和严重程度[7]:
- 长期暴露于高分贝的噪声;
- 接触耳毒性物质(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化疗药物、重金属等);
- 耳部感染;
- 吸烟;
- 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性疾病;
- 激素(甲状腺激素、雌激素等)水平变化等。
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都可能导致听力下降。此外,如果年轻时经常处于巨大噪声环境中,就算之后停止,但依然会加速听力损失的进展[8]。所以,从小就要保护耳朵,远离噪音!
老年性听力损失是一种不可逆的退行性病变。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根治。验配助听器是最常见的干预措施;而人工耳蜗植入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早发现、早就诊、早干预,我们或许可以帮助爸妈延缓听力损失的进展:
-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规律的作息。
- 尽量避免使用可能损害听力的药物。
- 做到"3个60":减少噪声暴露,如使用耳塞保护听力。环境噪声分贝不超过60分贝;耳机音量小于它的60%;耳机使用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 不得不长时间接触噪声时,做好防护措施(如使用专业耳塞或耳罩)。
- 听医生的话,控制好基础性疾病,比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 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发现爸妈已经出现听不见、听不清的情况,要及时带他们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进行全面的听力评估,遵医嘱使用助听器等辅助设备,这有助于延缓听力损害加重。
在生活中,应该尽量面对面交流,确保他们能看到我们的口型;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中对话;避免同时有多个声音源;说话时语速适中,清晰发音。
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父母重返清晰的世界,让他们的笑容再次绽放。
审稿专家:孙娜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 王海梅,薛静. 听力损失老年人应对抑郁的策略[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0,18(5):370-372.
- http://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ksh/201912/t20191217_1249379.html
-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何汉、龙墨、郑晓瑛、卜行宽、马芙蓉、龚树生、公泽忠主编《听力健康蓝皮书:中国听力健康报告(2021)》,2021。
- BREWSTER K K,HU M C,ZILCHA⁃MANO S,et al.Age⁃related hearing loss,late⁃life depression,and risk for incident dementia in older adults[J].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20,76(5):827-834.
- 全国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 老年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专家共识(2019)[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 54(3):8.
- Lin F R , Metter E J , O’Brien, Richard J,et al.Hearing loss and incident dementia.[J].Arch Neurol, 2011, 68(2):214-220.DOI:10.1001/archneurol.2010.362.
- 贺祖宏, 李明, 邹圣宇, 等. 老年性聋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J]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55 (11): 1105-1110. DOI: 10.3760/cma.j.cn115330-20191218-00763
- Moore BCJ. The Effect of Exposure to Noise during Military Service on the Subsequent Progression of Hearing Los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