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公安部发布:最新高发诈骗类型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公安部发布:最新高发诈骗类型大揭秘!

引用
11
来源
1.
http://www.news.cn/legal/20240625/a5d7ef4c1be44d76a5777f9a803739d8/c.html
2.
http://gat.gxzf.gov.cn/jwzx/gayw/t18679800.shtml
3.
https://www.cmbchina.com/CmbInfo/crp/ContentInfo.aspx?guid=3ae946a1-c8ed-4b95-83ad-210fef684c23
4.
https://www.cj.gov.cn/p117/bmyw/20240626/266740.html
5.
https://www.gxust.edu.cn/wzb/info/1071/1863.htm
6.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6/25/content_BbYz9PclYb.html
7.
http://www.yangjiang.gov.cn/zfxxgkml/yjsgaj/gzdt/qtxx/content/post_784329.html
8.
http://gat.jl.gov.cn/jmhd/aqff/202403/t20240311_8881087.html
9.
https://gyxxh.tj.gov.cn/ZWXX5652/ZWYW9055/202411/t20241128_6791351.html
10.
https://gat.fujian.gov.cn/ztzl/fjjffpzxrx/spjq/202409/t20240925_6528818.htm
11.
http://www.eweihai.gov.cn/art/2024/8/8/art_141136_4799086.html

近日,公安部发布了最新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数据显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据统计,2023年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18岁至40岁的占比62.1%,41岁至65岁的占比33.1%。其中,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等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8.4%。

01

刷单返利诈骗:变种最多、变化最快

刷单返利类诈骗是目前发案量最大、造成损失最多的诈骗类型。诈骗分子主要通过招募兼职刷单、网络色情诱导刷单等方式进行诈骗。

以江苏徐州男子曹某的遭遇为例:2023年3月,曹某被拉入一个微信群,发现群内有人发红包便抢了几个。随后,有人诱导他下载某个APP,并声称进入高级群可获取更大收益。在所谓高级群内,曹某看到大家都在发收款到账截图,便开始刷单。在完成多单任务并领取佣金后,当他想继续做任务赚钱时,群管理员却称其做的任务是组合单,必须完成4单才能提现。曹某按照要求陆续加大投入后,群管理员又以“操作失误”“账号被冻结”等借口,诱骗其向指定账户累计转账42万元。最终,因返现迟迟不到账,曹某才发现被骗。

02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个案损失金额最大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个案损失金额最大,诈骗分子通过虚假投资平台和所谓“内幕消息”诱导受害人投资,最终无法提现。

安徽阜阳女子张某的经历颇具代表性:2023年3月,她在某相亲网站上认识了自称是外汇投资机构工作人员的李某。李某以有内部投资数据为由,让张某帮其在投资平台登录账号进行投资。在李某的诱导下,张某多次投资均获得了盈利。随后,李某以两人未来生活需要物质基础为由,诱骗张某在平台自行注册账号投资赚钱。张某按照要求,多次向指定银行卡转账100余万元。然而,平台客服却称其利用内部信息违规操作涉嫌套利,账户已被冻结,需缴纳罚金,否则将没收账户资金。张某因担心收益无法提现,经与李某商量后决定按照客服要求缴纳40余万元“罚金”。然而,缴纳“罚金”后账户仍然无法登录提现,张某这才意识到被骗。

03

虚假购物服务诈骗:发案量明显上升

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发案量明显上升,已位居第三位。诈骗分子通过发布低价打折等虚假广告吸引受害人,随后以私下交易为由要求转账,再以各种理由继续诱骗转账。

四川攀枝花女子王某的遭遇令人警醒:2024年4月,她在浏览网站时发现一家售卖测绘仪器的公司,各方面都符合自己需求,便通过对方预留的联系方式与客服人员取得联系。客服称私下交易可以节省四分之一的费用。王某信以为真,与之签订所谓的“购买合同”。在预付1.3万余元定金后,对方却迟迟不肯发货,并称还需缴纳手续费、仓储费等费用。此时,王某才意识到被骗。

04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面对花样百出的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该如何防范呢?

  1. 保持警惕,不轻信高收益承诺。无论是刷单返利还是投资理财,任何承诺高额回报的都可能是诈骗。

  2. 选择正规渠道。投资理财要通过银行、有资质的证券公司等正规途径,不轻易相信网络上所谓的“投资专家”和“理财大师”。

  3. 不随意转账。在涉及转账时要格外谨慎,特别是对方要求私下交易或要求缴纳各种费用时,更要提高警惕。

  4.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不轻易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

  5.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利用了人们的贪心和疏忽。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防范意识,才能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猎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