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鹤湖新居:深圳龙岗的文化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鹤湖新居:深圳龙岗的文化瑰宝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9%A4%E6%B9%96%E6%96%B0%E5%B1%85/3551198
2.
https://m.sohu.com/a/847209603_121117448/?pvid=000115_3w_a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7%B1%E5%9C%B3%E5%B8%82%E9%BE%99%E5%B2%97%E5%8C%BA%E5%AE%A2%E5%AE%B6%E6%B0%91%E4%BF%97%E5%8D%9A%E7%89%A9%E9%A6%86/53296101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3A08XP200?media_id=&openApp=false&suid=&web_channel=wap
5.
http://szbaike.com/travel/t-summary/2024-09-25/9278.html
6.
https://zsrbapp.zsnews.cn/home/content/newsContent/1/644958
7.
https://www.gzszx.gov.cn/wstd/wsmb/37307.shtml
01

“客家第一围”的历史传奇

在深圳龙岗区,有一座被誉为“客家第一围”的百年古宅,它就是鹤湖新居。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围屋,不仅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客家围村建筑群,也是深圳现存300多座客家围屋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座。鹤湖新居见证了客家人在深圳东部的开拓历程,被誉为“客家人开发深圳东部的历史见证”,堪称深圳客家围屋的“第一豪宅”。

鹤湖新居的建造始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罗瑞凤始建,至道光年间(1782-1850)整体建成,历时40余年。这座围屋坐西南朝东北,建筑占地14432平方米,加上禾坪、月池等共25000平方米。其建筑布局严谨,由内外两围相套而成,形成独特的防御体系。围屋的正门上方刻有“鹤湖新居”四个大字,题款为“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仲秋月吉旦”,标志着围屋落成的时间。

02

独特的建筑艺术

鹤湖新居的建筑特色体现了客家文化与广府文化的完美融合。整座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号称“九厅十八井,十阁走马廊”,是深港地区城堡式围楼的典型代表。围屋的中心建筑是罗氏瑞凤第三代子孙罗兆熊的住所,前后分别有上天街与下天街两处公共区域,两围共有300多间房屋。

围屋的防御功能十分完备。外围城墙厚实,四角设有碉楼,内围暗道四通八达。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纵火焚烧围屋,但罗家人通过屋顶巧妙设置的走道成功逃生。围屋后院的月池呈半月形,池中安放着喜庆的彩灯,岸边的大榕树上系满了祈福的红绳与木牌,每逢年节,当地客家人都会聚集到这里举行传统的祭祖活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鹤湖新居的海镜窗。这组窗户采用明清时期东南沿海一带常用的蠡壳窗屏,具有“透光不透亮”的特点。鹤湖新居的海镜窗满堂四扇,木质菱形格窗框内镶嵌的蠡壳状如鱼鳞,经历数百年依旧闪烁七彩虹光,非常珍贵。

03

文化传承与现代新生

鹤湖新居不仅是客家建筑艺术的结晶,更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它体现了深圳本土客家人勤劳勇敢、自耕自足、奋斗不息的精神,为研究深圳历史、文化、民俗和建筑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围屋内的“龙岗罗”家风家训,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近年来,龙岗区以“鹤湖”为文化IP,打造了鹤湖智库、鹤湖书院、鹤湖讲坛三位一体的文化品牌。2024年10月30日,鹤湖书院正式启用开放,进一步丰富了鹤湖新居的文化内涵。作为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这里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客家民俗文化,还成为了“学民俗、看民俗、体验民俗”的重要场所。

鹤湖新居的保护与利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1996年,龙岗区、镇全力打造“龙文化、客家文化、广场文化”,将鹤湖新居辟为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经过全面修缮和保护,这座百年古宅焕发新生,成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鹤湖新居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艺术,成为了深圳龙岗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是客家人在深圳东部的开拓见证,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走进鹤湖新居,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客家先民的智慧与勤劳,体验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