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帝内经》与张仲景:中国古代经络学说的权威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帝内经》与张仲景:中国古代经络学说的权威指南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10343154755000542195
2.
https://weread.qq.com/web/bookDetail/a7632da0811e57151g019d5d
3.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c96d6ffabfb53b6059f6f257b24cea59
4.
https://www.sohu.com/a/763866150_100262827
5.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273717/8.html?p2=v
6.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39179
7.
https://www.paikang.com.cn/Bicom/611.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D%E7%B6%93%E8%BE%A8%E8%AD%89
9.
https://www.lib.tongji.edu.cn/index.php?classid=11979&newsid=34086&t=show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B%8F%E7%BB%9C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经张仲景等医家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近年来,现代医学研究为经络学说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使其在临床实践中焕发新的生机。

01

《黄帝内经》奠定经络学说基础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系统阐述了经络学说。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孙络、浮络等组成,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的通路。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这些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很有规律,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等部位,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等部位。

02

张仲景发展经络学说,创立六经辨证体系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进一步发展了经络学说,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将经络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六经辨证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将人体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特定的经络和脏腑,形成独特的辨证施治体系。

其中,厥阴病是六经辨证中最具争议的部分。厥阴病提纲证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张仲景用乌梅丸治疗厥阴病,该方由乌梅、细辛、黄连、黄柏、当归、人参、花椒、干姜、附子、桂枝组成,既能养肝之体,又能清上亢之龙雷之火,同时散少阴之寒邪。

03

现代医学研究为经络学说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现代医学研究为经络学说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虽然有研究声称发现人体新器官“间质”,但这一说法已被证实是媒体误读。不过,现代医学中的筋膜理论与中医经络学说存在高度关联性。

研究表明,筋膜系统与经络的走行分布存在极高的对应性。例如,肌筋膜螺旋链对应足阳明经和足太阳经,体侧链对应足少阳胆经,后表链对应足太阳膀胱经。此外,有学者通过对比肌筋膜手臂线与上肢经筋的解剖特点,发现肌筋膜链和经筋循行路线高度相似,大部分腧穴位于肌筋膜链上。

这些研究不仅为经络学说提供了现代医学的解释,也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新的视角。经络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肌骨疼痛康复领域,基于筋膜理论的肌筋膜链和筋膜手法等治疗方法与中医经络理论有相似之处,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4

结语

从《黄帝内经》到张仲景,再到现代医学研究,经络学说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其科学本质仍有待深入研究,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未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经络学说必将在现代医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