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如何避免痛风发作?
高尿酸血症:如何避免痛风发作?
痛风,这种曾经被认为是“老年病”的疾病,如今正在悄然年轻化。武汉同济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20-39岁年龄段的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十年间由22.5%增长到了40.1%,近乎翻倍,是所有年龄段中发病率增长最为迅猛的。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无论性别,只要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而当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了关节肿痛,即为痛风。高尿酸水平未必会引起痛风,但痛风一定是高尿酸所引起。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过程。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而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中的饱和度,就会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痛风。
最初,可能是只是手指、脚趾的红肿、发炎,不注意的话可能以为只是普通的肌肉拉伤、疲劳,基本上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但如果没有引起重视,晶体沉积得更多,疼痛会逐渐蔓延到膝盖、手肘等大关节,疼痛也变成了难以忽略的程度,整个关节呈现出严重的红肿、变形,乃至有灼烧感,发作的时候经常疼得没法下地走路,关节处一受力就会产生一阵阵连绵不断如同针刺的疼痛。有些人发作时,甚至只能躺在床上休息。但就是这样,也很不好受,痛风好发于夜间,经常是睡梦中突然针扎的疼痛传来,接着便是一夜的辗转难眠。
而疼痛之后,尿酸结晶如果在肾脏沉积还可能引发疾病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等,严重时会诱发致命的肾衰竭。此外,由于尿酸结晶对全身多个器官、组织都能产生损害,因此痛风和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也有关联。所以,痛风不光痛得要命,还真的可能要命!
如何通过饮食管理控制尿酸?
限制高嘌呤食物
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根据嘌呤含量,食物可分为以下几类:
- 低嘌呤食物(<50mg/100g):大部分蔬菜、水果、奶类及其制品、全谷杂粮类等。
- 中低嘌呤食物(50-100mg/100g):芦笋、竹笋、青花菜、花椰菜、茄子、青椒、菠菜、豆芽、巴西里、美白菇、鸿喜菇、金针菇、杏鲍菇、美姬菇、香菇(生)、洋菇、猴头菇、柳松菇等。
- 中高嘌呤食物(100-200mg/100g):晒干香菇、紫菜、巴西里、鳗鱼、鮟鱇鱼肉、银鳕鱼皮、鱼丸、花鲫鱼、香鱼、比目鱼、鲤鱼、鲭鱼、飞鱼、竹荚鱼、青魽鱼、鲈鱼、秋刀鱼、虹鳟、真赤鲷、银鳕鱼肉、鲑鱼、沙鮻鱼、鲔鱼、泥鳅、柳叶鱼干、竹轮、鱼板、鱼饼、鳴门卷、牡丹虾、日本扇贝、红帝王蟹、鱿鱼丝(干)、鱼子酱、飞鱼卵、虾卵、青虾、斑节虾、文蛤、鱿鱼、透抽、章鱼、牡蛎、海胆、雪蟹、蟹黄、龙虾、明太子、鳕鱼卵、磷虾、明虾、樱花虾(干)、鱼膘等。
- 高嘌呤食物(>200mg/100g):蒸鮟鱇鱼肝、沙丁鱼、竹荚鱼干、秋刀鱼干、鳀鱼干、鰹鱼干、小鱼干、吻仔鱼干、动物内脏、粗盐腌牛肉、法蘭克福香腸、維也納香腸、雞屁股、羊肉、豬頸肉、豬肋骨、豬肩胛肉、牛腩、牛大腸、牛肋眼、牛沙朗、牛肚、牛菲力、牛舌、火腿肉、培根、雞肉、雞翅、雞胗、雞心、雞腳、雞皮、豬心、豬腎、豬腰內肉、豬里肌、豬舌、牛肩胛肉、牛心、牛腎、牛頸肉、牛腱、帕馬火腿、義式臘腸、豬肝、牛肝、雞肝、魷魚、魷魚絲(乾)、舞菇、白秀珍菇、秀珍菇、木耳(乾)、香菇(乾)等。
合理搭配各类食物
- 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油脂类和调味料类。但需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 黄豆类制品:黄豆类制品的嘌呤含量其实不高,对尿酸并无太大影响;摄食豆腐显示可改变血浆中蛋白质浓度,进而增加尿酸清除率及排泄。
- 蔬菜和水果:除晒干香菇和紫菜不宜大量食用外,其他蔬菜、水果和全谷杂粮类无禁忌。新鲜蔬菜每天应摄入不少于500g,深色蔬菜(如紫甘蓝、胡萝卜)应当占一半以上。水果每天摄入量应在200~350g之间,推荐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樱桃、草莓等。
- 蛋白质摄入:避免过量摄入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以摄取1克蛋白质为佳。急性发作期,蛋白质最好完全由蛋类、牛奶或奶制品供给;非急性发作期,可适量选择中低嘌呤的肉类和鱼类。
科学烹饪方式
- 减少调味品使用:少盐少油,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5~30g。
- 推荐的烹饪方式:推荐肉类汆煮后食用,尽量不喝汤。避免油炸、煎制、卤制等烹饪方式。
- 限制某些食物:腊制、腌制或熏制的肉类,其嘌呤、盐分含量高,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不宜食用。对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经常食用生冷食品如冰激 凌、生冷海鲜等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同时可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增加,诱使痛风发作。因此,痛风患者应少吃生冷食品。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体重
超重肥胖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人群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超重肥胖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在满足每天必需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增加规律运动,实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同时,避免过度节食和减重速度过快,以每周减低 0.5~1.0kg为宜,最终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对于超重肥胖人群每天可减少 250~500kcal的能量摄入,并通过运动消耗250~500kcal 的能量。18岁至64岁成年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适宜范围为18.5~23.9kg/㎡,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 20.0~26.9kg/㎡。 养成规律、适量运动的习惯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
适量运动
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尿酸排泄。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运动,以免引起尿酸水平升高。
充足饮水
定时、规律性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饮水,每天建议 2000~3000mL。尽量维持每天尿量大于 2000mL。优先选用白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但应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避免饮用生冷饮品。
限制酒精摄入
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风险。酒精的代谢会影响嘌呤的释放并促使尿酸生成增加,酒精还导致血清乳酸升高,从而减少尿酸排泄。部分酒类还含有嘌呤,通常黄酒的嘌呤含量较高,其次是啤酒。白酒的嘌呤含量虽然低,但是白酒的酒精度数较高,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抑制尿酸排泄。因此,应限制饮酒,且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 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不饮酒。
控制果糖摄入
果糖可诱发代谢异常,并引起胰岛素抵抗,具有潜在诱发尿酸水平升高的作用,应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尽管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水果中的维生素C、黄酮、多酚、钾、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改变果糖对尿酸的影响作用,因此水果的摄入量与痛风无显著相关性。建议每天水果摄入量 200~350g。
药物治疗
别嘌醇(Allopurinol)是一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用于防止痛风、特定类型的肾结石以及化学疗法时可能出现的高尿酸症状。此药物有口服或静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
口服使用时常见的副作用有发痒和皮疹。注射使用的常见副作用有呕吐和肾功能问题。虽然以往并不推荐在痛风发作期间使用,但在此期间开始使用似乎属于安全。对于已开始服用的患者,即使在急性痛风发作期间也应继续使用。虽然在个体怀孕期间使用似乎对于胎儿不会造成伤害,但尚未对此有充分的研究。别嘌醇属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药物家族。
别嘌醇于1966年在美国被批准用于医疗用途。它已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此药物是2021年美国排名第40最常用的处方药,当年开立的处方笺数量超过1,500万张。
结语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可防可控的疾病。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尿酸水平,守护关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