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中国营养节发布:9大关键营养素助力免疫力提升
518中国营养节发布:9大关键营养素助力免疫力提升
5月18日,由中国营养学会指导,新华网主办,汤臣倍健协办的第三届“518中国营养节”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活动聚焦国民免疫力提升,首次提出“精准摄入9大关键营养素,科学提升免疫力”的科学营养倡议,旨在帮助国民养成科学膳食习惯,提升全民营养健康水平。
9大关键营养素:免疫力提升的核心
研究表明,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C、D、E、B6)以及锌、铁、硒这9大关键营养素对提升免疫力具有显著作用,这一观点已获得学界普遍认可。
蛋白质:免疫系统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不仅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护免疫力的基础。它参与构成人体的每一个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功能下降。
维生素A:免疫力第一道防线的“守护神”
维生素A参与免疫系统成熟的全过程,对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它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帮助身体抵抗病原体入侵。
维生素C:免疫调节的关键
维生素C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保护免疫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它还能促进抗体的形成,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维生素D:免疫力的调节剂
维生素D不仅能调节钙磷代谢,还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维生素E: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
维生素E能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维持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它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锌:免疫细胞的“激活剂”
锌元素几乎存在于所有免疫细胞中,它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和增殖。缺锌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铁:免疫反应的必需元素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必需元素,对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缺铁会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机体抵抗力。
硒:抗氧化的排头兵
硒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保护免疫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它还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如何精准摄入关键营养素?
了解了这些关键营养素的作用后,我们该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来补充呢?
动物性蛋白来源
- 畜禽肉类:牛肉、猪肉、羊肉等
- 水产类:鱼类、虾蟹等
- 蛋类:鸡蛋、鸭蛋等
- 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
植物性蛋白来源
- 豆类:黄豆、黑豆、绿豆等
- 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干等
- 坚果:核桃、杏仁、腰果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源
- 维生素A: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
- 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
- 维生素D:鱼肝油、蛋黄、牛奶等
- 维生素E:坚果、种子、植物油等
- 锌:牡蛎、瘦肉、豆类等
- 铁: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等
- 硒:巴西坚果、鱼类、瘦肉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补充剂可以作为营养素摄入的补充,但专家建议,最好还是通过均衡饮食来获取这些关键营养素。因为食物中不仅含有单一的营养素,还包含多种协同作用的营养成分,能更好地发挥免疫提升效果。
此外,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例如,孕妇需要额外补充铁和叶酸,儿童青少年则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质来支持生长发育,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多的维生素D和钙来预防骨质疏松。
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精准营养已成为营养领域的研究前沿热点。通过科学的营养干预,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提升免疫力,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