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美铁路人】在乌鞘岭隧道聆听铁路人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美铁路人】在乌鞘岭隧道聆听铁路人的故事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3A02LYV00

谈到河西走廊,就不得不提乌鞘岭。“地扼东西孔道,势控河西咽喉”,说的就是乌鞘岭的特殊历史地位。“发现最美铁路·相约丝路高铁”活动第三天,采访团来到了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平均海拔3000米的祁连山支脉——乌鞘岭。

陈旧的轨道上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见证了无数的过往。铁路与乌鞘岭有着不解之缘,走在石碴路上听着它的故事被铁路人娓娓道来。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人先后3次穿越这座山脉,“三代”乌鞘岭隧道由此得来。


乌鞘岭越岭工程总长47公里,铁路在此五跨大清河,两过龙沟河,共设有7座隧道,其中乌鞘岭隧道施工任务最为艰巨、技术难度最为复杂。这座隧道于1953年7月开工建设,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中国人口不过6亿多,当年8月底,1.6万人的筑路队伍在此集结,最多时达3万人,其中有很多职工是从兰州徒步150公里来到这里。

乌鞘岭隧道洞口海拔2940米,是兰新线的最高点,这里年均气温零下2.2摄氏度,夏季穿棉衣是常事。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质状况,给修建隧道造成了重重困难。经过了11个月的紧张施工,1954年5月乌鞘岭隧道修建完成,保证了向西铺轨的进度。

1962年12月9日,第一代兰新铁路实现全线贯通。自此,新疆的原油、矿产、棉花等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往内地,支援祖国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型机械设备、医疗器材、生活用品也通过兰新线运往新疆,开启了新疆发展的新篇章。

2003年3月兰武铁路增建二线开工建设,2006年8月,全长20.05公里,被誉为“亚洲第一长隧”的乌鞘岭特长隧道(即第二代乌鞘岭隧道)双线贯通。

初代乌鞘岭隧道在运营52年后完成使命、停止运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乌鞘岭隧道在兰新铁路运输史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国家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重要领域的交流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9年6月兰张高铁兰武段第三代乌鞘岭隧道正式开工建设,乌鞘岭迎来了高铁时代,新乌鞘岭隧道全长17.125km,设计时速250公里,为双线隧道,是全线最长的特长隧道,也是我国第一座施工中利用既有斜井施工并利用既有线通风的隧道。经过1226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新乌鞘岭隧道提前60天顺利贯通,为后续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铁路建成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方便游客出行的同时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到来;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机会;降低了运输成本……铁路建设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隧道内,采访团在炎热的夏天感受着冬天刺骨的寒冷。不禁发问,如果是在冬天这里面是哪般模样?长时间在里面作业的铁路人又是如何忍受?

现在方便快捷的生活背后正是这些铁路人的付出,一件件承载着过去的历史文物、一张张记录老一辈铁路人肩挑背扛的照片、一段段真实的历史故事,无不诉说着铁路人的不易。

如今,兰张高铁兰武段已经开通运营,古老的河西走廊融入了全国高速铁路网络,构筑起一条从内地经河西走廊直达新疆的高速铁路大动脉。这一壮举极大地加强了陆桥通道与京兰通道的连接,进一步完善了甘肃省西部地区高速铁路网的布局,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沿线区域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