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塑料污染治理谈判取得进展但仍存分歧
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塑料污染治理谈判取得进展但仍存分歧
2024年11月,来自178个成员国的1400余名谈判代表齐聚韩国釜山,参加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INC-5)。这是根据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5)决议授权,旨在达成塑料污染国际文书的最后一次会议。
会议规模与进展
此次会议规模空前,除了178个成员国的官方代表,还有来自政府间组织、联合国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媒体的2300余名观察员参与。各方就塑料污染的全球治理展开激烈讨论,目标是在2024年底前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
然而,经过7天的高强度磋商,各方在一些关键议题上仍存在显著分歧。例如,对于塑料制品的生产限制、回收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等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尽管如此,会议还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包括达成关于会间工作安排的决定和成立法律起草小组的决定。
中国的积极参与
中国代表团由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率领,成员来自生态环境部、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个部门。中方在会议上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提出多项解决方案,得到多方呼应。
中国代表团强调,各国发展阶段、国情和能力不同,文书应充分考虑国家差异,体现公平与包容。同时,中方呼吁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以确保文书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实施。
前景展望与挑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在会议闭幕式上表示:“全世界对消除塑料污染的承诺是明确而不可否认的。在釜山,会谈使我们更接近于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条约。”
然而,她也指出,谈判在关键领域仍存在持续分歧,需要更多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主席、厄瓜多尔大使路易斯·巴尔迪维索表示,虽然任务雄心勃勃,但“我们已经具备了所需的许多要素,釜山会议使我们坚定地走上了成功之路”。
塑料污染:全球性挑战
当前,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据统计,每天约有相当于2000辆满载垃圾车的塑料被倾倒入海洋、河流和湖泊,对野生动物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微塑料已经出现在食物、水、土壤甚至人体器官和新生儿胎盘中。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正如中国代表团所强调的,塑料污染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各方应展现灵活性和决心,聚焦核心问题,充分尊重各国国情和能力,求同存异,共同推动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的塑料污染国际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