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博物馆:缂绣书画与青铜器的艺术盛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博物馆:缂绣书画与青铜器的艺术盛宴

引用
澎湃
6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66801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42927
3.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article/id/RI00004029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5/09/40066813_1135759246.shtml
5.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m/article/id/RI00004037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1/14/77926934_1138208808.shtml

“一寸缂丝一寸金”,这句古语道出了缂丝这种传统工艺的珍贵。在上海博物馆,一场名为“丝理丹青”的明清缂绣书画特展,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欣赏这些稀世珍品。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研究馆员于颖策划,展出了27件(套)明清缂绣精品,其中不乏首次亮相的国宝级文物。

明清缂绣书画:丝线上的丹青妙笔

缂丝,被誉为“织中之圣”,其独特的工艺和艺术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次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代缂丝巨作《群仙拱寿图》。这幅作品宽118厘米,高164.5厘米,是明代宽尺幅缂丝的代表作。画面上,众仙为西王母祝寿的场景栩栩如生,人物神态各异,细节刻画入微。据于颖介绍,这幅作品以宋代珍本图为粉本,织造工艺精湛,配色讲究,是明代缂丝艺术的巅峰之作。

另一件值得关注的展品是韩希孟的顾绣《花鸟虫鱼》册。这套作品由四开组成,分别描绘了湖石花蝶、络纬鸣秋、游鱼和藻虾等池边秋色小景。韩希孟是顾绣名家,其作品以细腻的针法和生动的构图著称。这套作品册首题签“仿宋元名笔绣册”,并有董其昌和陈子龙的题跋,展现了明代刺绣艺术的最高水平。

青铜器:中国古代文明的见证

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藏品同样令人瞩目。从夏商周到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在这里都有展示。这些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皿,更是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的象征。

其中,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内壁铸有290字的铭文,记载了周王对克的册命。大克鼎的造型庄重,纹饰精美,是研究西周历史和青铜器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

此外,商鞅方升、吴王夫差剑等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艺术的繁荣。而秦汉以后的青铜器则更多体现了实用性和工艺的多样化,如错金银、鎏金等装饰工艺的运用。

上海博物馆通过这些珍贵的缂绣书画和青铜器藏品,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盛宴。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