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消费降级:年轻人如何理性过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消费降级:年轻人如何理性过年?

引用
新浪网
1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2-05/doc-ineikpan3038822.shtml
2.
https://news.gmw.cn/2025-01/16/content_37800540.htm
3.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5/0205/c14739-40412734.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0A08QDS00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5A01EG300
6.
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s-consumer-behavior-during-this-year-s-spring-festival-20250128/7953080.html
7.
http://www.zqrb.cn/tmt/tmthangye/2025-01-22/A1737548413620.html
8.
https://finance.sina.cn/2025-02-06/detail-ineinrzt1439898.d.html?vt=4&cid=76729&node_id=76729
9.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02/14/140000_54630268.htm
10.
https://www.voachinese.com/a/7953231.html
11.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2/content_7002098.htm

“今年过年,你准备花多少钱?”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陷入沉思。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2025年的春节注定与往年不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春节开销,选择以更务实、简约的方式迎接新年。这种“消费降级”的趋势,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折射出社会心态与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01

经济压力下的消费降级

“人们其实已经大幅削减非必要开支了,很多工厂早在去年11月就让工人放假了,只剩大厂坚持到1月才放春节假期。”在上海从事法律工作的30岁小方这样描述当前的经济状况。他透露,往年他都会发千元红包给家中小侄女,但今年他打算改包666元人民币,图个“六六大顺”的吉利来传递喜气即可。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广西百色市甚至提出倡议,倡导春节期间压岁钱金额“不超过20元人民币”,并鼓励晚辈向长辈赠送具有纪念意义或情感价值的“祝福礼”,替代传统的高额红包。此举引发广泛关注,许多网民表示支持,认为有助于减轻经济负担,遏制攀比之风。

02

年轻人的新消费观:情价比至上

尽管经济环境不景气,但春节在年轻人心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Soul App旗下Just So Soul研究院发布的《2025 Z世代春节态度报告》显示,62.6%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期待春节,认为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而在18-24岁年龄段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69.8%。

年轻人对春节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不再盲目追求物质消费,而是更注重情感价值和体验感。这种转变体现在多个方面:

  • 线上社交与线下团聚相结合:报告显示,春节期间,超4成用户的线上线下时间占比趋同,37%的用户在线上的时间消耗更多。年轻人通过线上互动,既能与远方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又能结交新的朋友,拓展社交圈子。

  • 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在春节购物时,情绪价值已经成为和实用价值同等重要的首选考虑因素。女性在“直播间抢年货”方面花费更多,而男性则在“游戏充值”上表现突出。

  • 创新与传承并重:年轻人并没有对传统春节失去兴趣,而是通过赋予春节新的元素,如数字红包、线上拜年等,为这个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感。

03

压岁钱:从负担到祝福

压岁钱,这个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美好祝愿的传统习俗,如今却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新焦虑。“为什么压岁钱越涨越高?”“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在社交平台上,这样的讨论屡见不鲜。

在浙江余姚农村,27岁的王小姐感叹:“我这边要给7个孩子压岁钱,老公那边要给5个孩子。每人600元,光给亲戚孩子的压岁钱就要7200元了,有人年终奖都没这么多。”

面对这一困境,一些年轻人开始尝试改革。重庆的晓菲就与同辈的兄弟姐妹约定,统一将红包金额定为50元,“图个热闹喜庆就好”。这种做法得到了广泛认同,正如网友所说:“如果陷入攀比,就失去了压岁钱的意义,不是压岁钱了。”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个倡导性的规范,参照治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方法,形成软约束。在广东不少地方,“派利是”只讲“意头”不比金钱,五元、十元,多少随意心到即可。类似做法受到欢迎,无疑是这种共识的集中体现。

04

理性过年:从理念到行动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分享着理性过年的经验。有人提出“7不买”原则:不买新衣服、不做头发和美甲、不买奢侈品、不买新口红、不大量买年货、不买金首饰、不买低频使用的新年礼物。有人建议“5个不”:不过度囤货、不做过年三件套、不打肿脸充胖子、提前准备礼物、不去干洗店。

这些看似简单的建议,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消费理念转变。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过年是为了开心放松,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切以身体感受为主,陪伴家人,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年后就能收获活力满满的自己。”

春节消费降级,不是对传统节日的否定,而是对节日本质的回归。它让我们重新思考:春节到底是什么?是无休止的消费竞赛,还是家人团聚、情感交流的温馨时刻?当我们将注意力从物质转向情感,从外在转向内在,或许会发现,一个简单而有意义的春节,才是最值得期待的。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小时候满心期待过年,可长大后却对过年有了一丝畏惧。长大后的春节,少了儿时的年味,只剩下出门、备年货的忙碌,过完年不仅钱包瘪了,人也疲惫不堪。今年,我们就来尝试一种全新的过年方式,守住钱包,让自己活力满满。”

这种理性过年的新趋势,或许正是我们重新认识春节、重新理解生活的开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