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中午前喝咖啡,心脏更健康,寿命更长
哈佛研究:中午前喝咖啡,心脏更健康,寿命更长
哈佛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喝咖啡的时间选择可能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状况。研究显示,在中午12点之前饮用咖啡,能够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达16%,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更是降低了31%。这一发现不仅颠覆了我们对咖啡饮用时间的传统认知,更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们提供了新的参考。
这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研究,由美国杜兰大学和哈佛大学陆琪教授团队完成。研究团队分析了1999-2018年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队列中40725名成年人的数据,以及女性和男性生活方式验证研究中的1463名成年人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中午之前喝咖啡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6%,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31%。而全天喝咖啡模式并未显示出类似的健康益处。
为什么中午前是喝咖啡的最佳时间?研究人员认为,这与人体的生物节律密切相关。下午或晚上喝咖啡可能会扰乱昼夜节律和降低褪黑激素水平,而较低的褪黑激素水平与较高的氧化应激、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此外,咖啡的大部分健康益处是通过抗炎作用实现的,而血液中的一些炎症标志物水平通常在早晨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发现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喝咖啡的时间选择尤为重要。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在BMC Medicine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显示,早上5点至8点喝咖啡的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5%,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41%。而8点至12点喝咖啡的糖尿病患者,则能获得相反的效果,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0%,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1%。
这一差异可能与“黎明现象”有关。糖尿病患者在清晨时血糖水平会上升,咖啡因会加剧葡萄糖耐受不良。而在上午8点至中午12点,随着“黎明现象”的影响减弱,血糖趋于稳定,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咖啡因则可能通过相关信号通路激活生物钟基因BMAL的表达,改善血糖控制。
对于普通人群而言,除了中午前饮用咖啡外,适量也是关键。研究显示,与不喝咖啡相比,中午之前摄入中度(1-3杯/天)或大量(超过3杯/天)咖啡,均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显著相关。但需要注意的是,咖啡因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400毫克,相当于4杯咖啡的量,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哈佛大学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健康启示:喝咖啡的时间选择至关重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中午前饮用咖啡不仅能改善心血管健康,还能延长寿命。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则建议在上午8点至12点之间饮用。当然,这些研究结果都是基于观察性研究,不能完全确定因果关系。因此,在调整咖啡饮用习惯时,还应结合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