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岁月无声,历史有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岁月无声,历史有痕
在武汉南湖畔,有一所承载着75年历史积淀的高等学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1948年中原大学的创立,到如今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这所大学见证了新中国财经政法教育的发展历程。
历史传承:从中原大学走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8年创建的中原大学。这所由邓小平、陈毅等革命元勋创办的“红色”革命大学,最初是为了争取、团结、教育、改造青年和知识分子。1953年,中原大学撤销后,其财经学院并入中南财经学院。2000年,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成了今天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科特色:三大学科群优势显著
学校以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为三大支柱学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应用经济学和法学获得A-,统计学、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获得B+。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法学更是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教授300余人,副教授560余人。师资队伍中不乏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学校还聘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人才培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建校以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从政界到商界,从学术界到实务界,处处可见中南大人的身影。例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丁学东、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万科总裁祝九胜等都是学校的杰出校友。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在学术上严格要求,还积极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设有多个学生社团,涵盖学术、文艺、体育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平台。
社会影响:服务国家与地方发展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财经政法类院校的智库作用。学校教师经常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决策咨询,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意见。学校还与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活动。
近年来,学校在湖北省“两会”上表现亮眼,有多位教师担任省政协委员和省人大代表。校党委书记侯振发当选中国法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会长,进一步彰显了学校在法学领域的影响力。
展望未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正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学校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科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财经政法人才。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用75年的奋斗历程,书写了一部新中国财经政法教育的发展史。未来,这所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学府,将继续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