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哈工大:从历史到未来,见证中国航天辉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哈工大:从历史到未来,见证中国航天辉煌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2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3/56bdb2cc9e494cf68b6a6c6df8bae80b.shtml
2.
https://sme.hit.edu.cn/
3.
https://sme.hit.edu.cn/18013/list.htm
4.
https://sme.hit.edu.cn/17932/list.htm
5.
http://news.hit.edu.cn/2024/0425/c1510a235664/page.htm
6.
https://www.edu.cn/rd/gao_xiao_cheng_guo/gao_xiao_zi_xun/202406/t20240621_2618113.shtml
7.
https://hitgs.hit.edu.cn/2024/1111/c17343a358972/page.htm
8.
http://news.hit.edu.cn/2025/0110/c1510a237230/page.htm
9.
http://news.hit.edu.cn/2024/1105/c1510a236785/page.htm
10.
https://www.hkpc.org/zh-HK/about-us/media-centre/press-releases/2024/hkpc-hit-mou
11.
http://news.hit.edu.cn/2024/0608/c1510a235949/page.htm
12.
https://news.hit.edu.cn/2024/0906/c11508a236484/page.htm

近日,香港新青年论坛主办的「创科创意产业交流团」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在哈工大博物馆,香港青年学子们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展品深入了解了哈工大的历史沿革与卓越贡献。此外,他们还聆听了哈工大航天学院教授李传江关于《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共筑航天强国梦想》的精彩讲座,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的辉煌成就。这次活动不仅让香港青年学子对哈工大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

01

历史传承:从建校到航天摇篮

哈工大始建于1920年,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理工科大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特别是在航天领域,哈工大更是作出了卓越贡献。

1986年,国家启动“863计划”,将“智能机器人”列为自动化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同年,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在校内成立,汇集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融合机械、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优势。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研究所现已成为集教学、科研、产业于一体的高水平机器人机构,拥有包括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在内的70余位专职教师。

02

航天成就:从嫦娥五号到钱学森奖

哈工大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2024年4月,在“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上,6位哈工大人荣获中国航天基金会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其中,航天学院教授张立宪在空间站舱内智能飞行机器人、空地跨域无人机等领域的研究获得高度认可;博士研究生屈国欣在航天领域的表现也备受瞩目。

在嫦娥五号任务中,哈工大机电学院邓宗全院士团队的姜生元教授牵头,与航天五院总体设计部、北京卫星制造厂组建联合研究团队,成功完成了月球采样任务。2021年,团队获得1330毫克由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科研样品,用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学校还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这些平台为哈工大在航天领域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03

深化合作:与香港共育英才

哈工大与香港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自2016年起,学校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设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该项目每年可选派15名学生,涵盖双方已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被录取的学生将按照特定的学习模式完成学业,同时享受双方学校的奖学金待遇。

04

开辟新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哈工大于2024年成立先进技术研究院(先研院),聚焦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和未来产业领域。目前,先研院已吸纳入驻26家科技企业,其中15家为依托哈工大科研团队新生成的企业。

在先研院的支持下,多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正在加速转化。例如,星网动力公司的低成本霍尔电推进系统,可大幅缩减卫星燃料携带量,降低发射成本;杨微微副教授团队研发的生物传感器芯片,有望打破国外在体外诊断设备领域的垄断。

通过与省内外5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深度合作,先研院已成功举办20余场路演对接活动,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哈尔滨市和新区还专门规划场地,用于建设“中国星谷”“智能机器人岛”等园区,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05

展望未来:为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从历史传承到科技创新,从人才培养到成果转化,哈工大始终以服务国家航天事业为己任。学校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航天人才,更在多个重大航天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先研院等创新平台的建设,哈工大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