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四鸣医生推荐:最新肝癌术后康复运动指南
郑四鸣医生推荐:最新肝癌术后康复运动指南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郑四鸣,结合最新研究和临床经验,为肝癌术后患者量身打造科学运动指南。
肝癌术后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运动疗法是重要一环。根据美国癌症学会和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公布的癌症患者生活指南,以及郑四鸣医生的临床经验,肝癌术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康复计划。
运动康复的重要性和时机
研究表明,肿瘤患者无论既往身体素质如何,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从科学且适度的运动中获益。相比久坐不动的肿瘤患者,合理锻炼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运动能增强免疫功能,减轻肿瘤患者的癌症相关性疲乏,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厌食、易饱胀、便秘等副反应。
术后运动康复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早期(术后1-7天):以卧床休息为主,可进行轻微活动如翻身、深呼吸等,有助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和伤口愈合。
中期(术后1-4周):
- 术后1-2周: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室内缓慢散步,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同时可尝试简单的伸展运动。
- 术后2-4周:随着体力恢复,可适当加大运动强度,选择气功、瑜伽或太极拳等活动。
后期(术后4-6周及以后):
- 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3-4次,每次20-30分钟。
- 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举重等,从轻重量开始,逐步增加难度。
科学运动建议
运动类型
- 中等强度运动:快走、跳舞、瑜伽、乒乓球、慢速骑自行车等。
- 高等强度运动:跳绳、足球、篮球、滑雪、快速骑自行车等。
运动时间
- 每周至少开展5次中高强度运动,每次约30分钟。由于体力及肿瘤分期不同,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量力而行,每周至少应进行一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体力不佳者,也可根据自身状态调整休息间隔。
运动强度
运动健身强调适度,量力而行。建议患者以有氧运动为主,辅助适度的耐力和力量训练。简单评估运动强度的方式是测心率。建议控制每分钟心率的范围可用以下公式来计算:(220-年龄)×50%~(220-年龄)×70%次。比如,一名60岁肿瘤患者运动时的心率范围应控制在80~112次/分。
运动注意事项
突然增加运动量是大忌。运动强调循序渐进。刚开始运动量要小,随着机体功能的改善,运动量可逐渐增加。达到能够适应的强度后,就可维持此水平并坚持锻炼。
运动并非时间越长、强度越大越好。以身体微微出汗,自我感觉舒适为佳,要避免过度运动。
运动的目的是身心愉悦。对绝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最简单有效的运动就是晚饭后快步走。外出买菜,跟亲友一起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很好。温情的陪伴是“一剂良药”。
个体化评估,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肿瘤骨转移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风险较高,不宜进行跳舞、球类、田径类等运动,可选择太极拳等健身运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要避免高感染风险的运动如游泳等,也尽量不去环境较为密闭的场馆运动。正在接受放疗的患者,要避免泳池中的含氯消毒剂刺激放射部位的皮肤。血小板降低的患者,要避免肢体碰触的运动。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上肢运动锻炼前,应请医生对上臂情况进行评估。结直肠癌造瘘患者在运动前,建议请医生对造口防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妇科肿瘤患者在运动前,建议请医生对下肢淋巴水肿的情况进行评估,避免举重类运动。置入深静脉导管的患者,要避免做手臂拉伸运动,防止导管滑脱。此外,运动期间若出现任何不适,都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全面康复建议
除了运动康复,肝癌术后的康复还包括饮食调理、心理疏导和规律作息等方面。
饮食调理:注重高蛋白、低脂肪,补充足够的维生素。避免食用可能对肝脏造成负担的食物,如酒精和高脂肪食物。
心理疏导:需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可以考虑加入患者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身体恢复。
肝癌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康复计划,结合全面的康复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