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刘禹锡经典诗作:致友人
苏轼、刘禹锡经典诗作:致友人
苏轼和刘禹锡,两位跨越时空的诗人,用他们的笔墨,为我们留下了两首表达友情的经典诗作。苏轼的《赠刘景文》和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虽然创作背景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苏轼的《赠刘景文》:深秋时节的勉励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写于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是写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荷花已经凋谢,荷叶也已枯萎,只有那残菊的枝干还在傲霜斗寒。这里的“荷尽”和“菊残”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然而,苏轼并没有停留在对衰败景象的描绘上。他笔锋一转,写出了“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苏轼对友人的勉励。他告诉刘景文,虽然深秋时节看似萧瑟,但却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美好时节。这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正是苏轼想要传达给友人的。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历经沧桑后的豁达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好友白居易的酬答诗。诗的开头就展现了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让刘禹锡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然而,刘禹锡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他在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即使自己像沉舟和病树一样遭遇困境,但仍然能看到身边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景象。这种豁达的胸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刘禹锡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作结,表达了对白居易的深深感激。在朋友的鼓励下,他重新振作精神,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两首诗的异同
虽然这两首诗都是写给友人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苏轼的诗重在勉励友人,强调珍惜时光;而刘禹锡的诗则重在表达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以及对友情的感激。然而,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不仅看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更感受到了他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乐观与坚韧。这种精神,穿越时空,至今仍能给我们带来深深的启迪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