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秀山寺的树下禅意空间改造:以“自然、惜物”理念重塑千年古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秀山寺的树下禅意空间改造:以“自然、惜物”理念重塑千年古刹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m.sohu.com/a/194287296_558492/?pvid=000115_3w_a
2.
https://www.sohu.com/a/837073845_121924581
3.
https://www.sohu.com/a/834099994_121924581
4.
http://www.archcollege.com/mobile.php?m=index&a=index&id=36112
5.
https://m.huaban.com/pins/3491592011/
6.
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2887963135
7.
https://news.znztv.com/detail/116404931/0
8.
https://www.gooood.cn/an-introduction-to-the-xiushan-temple-environmental-by-yad.htm
9.
http://www.chinanews.se/static/content/WMHJ/2024-08-25/1277279713719517184.html

秀山寺位于云南红河石屏县宝秀镇,这座始建于唐朝的古刹,历经千年沧桑,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2015年至2017年,一场以“自然、惜物”为核心理念的环境整治设计,让这座千年古刹焕发新生。

设计理念: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此次改造由云南杨永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持,核心理念是“自然、惜物”。设计团队充分考虑秀山寺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尊重其历史风貌,不破坏文物建筑本体的外墙,保持青梅园、放生池面积不变。

改造重点:树下禅意空间的重塑

改造的重点之一是放生池北面坡下的树下禅意空间。设计团队清理了凌云阁一楼两侧的空地及青梅园杂草,移除放生池边的部分毛竹,拆除90年代建盖但已废弃不用的厕所,清理放生池北面斜坡的垃圾。施工中尽量采用仍有使用价值的木、石、青砖等老旧材料。

考虑到放生池周边环境及水体质量,移除毛竹后建挡墙以加固和拓展北面斜坡。为充分利用好加固后的北面斜坡,设计师结合现代禅修理念,在放生池北面坡下筑隐藏式禅修室三间,以砖墙留孔的形式借光入室,营造出光影的流动与神秘感,使室内外景观呼应、互补。

禅修室顶部借用孤寂山水的理念,整理出游客、香客驻足观景的两个区域。2017年3月施工完成,自凌云阁一楼到放生池依地势高低及历史状态被整理为紫竹苑、青梅园、放生池、禅修室。整治后的凌云阁区域环境清朗有致,与周边森林及东面寺庙建筑群浑然一体,从空间利用、建筑风格上既延续了历史功能又相互补充;从管理、发展角度,既满足僧人、居士、香客的需求,也充分考虑到普通游客的游览需求及精神与灵魂升华所需的静修空间。

效果与反馈:禅意空间的现代诠释

改造后的秀山寺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更通过现代设计手法,为游客和香客提供了静心修行的绝佳场所。禅修室的设置,既满足了宗教活动的需求,也为普通游客提供了一个体验禅意生活的机会。

此次秀山寺环境整治,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前人对自然与文化的尊重与依托、养护与延续;也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对自然与文化遗产,我们更应该多一份慎重和尊重。这也是当前我们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清醒认识到的中华文化之本源。

此次改造以“自然、惜物”理念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对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尊重与延续。秀山寺不仅是一座千年古刹,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与现代精神的禅意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远离尘嚣,静心冥想,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