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褒到贬:揭秘“衣冠禽兽”的历史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褒到贬:揭秘“衣冠禽兽”的历史演变

引用
11
来源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98%E6%9C%8D
2.
https://m.qidian.com/ask/qenkgfodynj
3.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95813
4.
https://iconstown.com/thread-399-1-1.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20/15/8102575_1129242278.shtml
6.
https://vocus.cc/article/5fc6e97dfd897800017acea1
7.
https://www.qidian.com/ask/qbpzfdytuam
8.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5ed5c7e4b06b0a56244574.html
9.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747742
10.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690784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02/06/40526250_1125076126.shtml

“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如今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虚有人类外表却行为如禽兽般低劣的人。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这个成语最初竟然源自明清时期的官员服饰制度,象征的可是官员的身份与地位。

01

从褒义到贬义:一个成语的演变史

在明清时期,官员的服饰有着严格的规定。文官和武官通过不同的禽兽图案来区分品级:一品文官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一品武官则绣麒麟,二品绣狮。这些图案被绣在官服的补子上,成为官员身份的象征。


然而,到了明朝中晚期,由于政治腐败和宦官专权,许多官员行为不端,欺压百姓,导致“衣冠禽兽”逐渐成为贬义词。这一转变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的《金莲记》,清代以后更广泛用于讽刺外表体面但内心卑劣之人。

02

明代政治腐败:从盛世到衰落

明代中后期的政治腐败,是“衣冠禽兽”词义转变的重要背景。当时的政治腐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宦官专权:宦官凭借与皇帝的亲近关系影响朝廷视听,为私利与边将勾结。例如,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就曾一手遮天,操纵朝政。

  2. 党派之争:东林党人权利膨胀后腐朽,为自身利益贪污国家资产。他们甚至克扣边境财政军饷,导致国防力量削弱。

  3. 土地兼并: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据统计,到明末,全国土地的70%以上都集中在少数大地主手中。

  4. 天灾人祸:政府向农民加派三饷,广大农民生活困苦。据统计,仅在崇祯年间,就有数千万农民因赋税沉重而破产。

  5. 贪腐盛行:东林党人私心严重,借整顿朝政之机降低或免除商贸地税收,导致国家财力缩水。据《明史》记载,当时“上下交征,民不聊生”。

03

文学作品中的“衣冠禽兽”

在文学作品中,“衣冠禽兽”常被用来描绘那些外表道貌岸然、实则内心丑陋的人物。例如,在网络小说《衣冠禽兽》中,作者通过一个妖异女子的成长历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04

现代语境下的“衣冠禽兽”

在现代社会,“衣冠禽兽”已经成为一个常用的贬义词。它不仅用来形容那些道德败坏的人,更成为对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的批判。例如,在一些贪污腐败案件中,人们常常会用“衣冠禽兽”来形容那些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官员。

从最初的褒义词到如今的贬义词,“衣冠禽兽”的演变历程,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与人性的复杂。它提醒我们,权力与道德永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