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北京春节消费大爆发!
广州北京春节消费大爆发!
2025年春节期间,广州和北京的消费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统计,广州在地消费实现364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线下消费208亿元,线上消费156亿元。北京方面,除夕当天银联网联处理交易40.54亿笔,同比增长25.74%,春节前7天处理交易220.78亿笔,金额达8.52万亿元,分别增长25.70%和17.08%。
广州:非遗主题引领消费新潮流
今年广州以“非遗”为主题,推出300多场商圈活动,打造“羊城消费新八景”。其中,“行花街·花样广州”作为重点活动,带动各大商圈客流量显著增长。北京路步行街客流量达359.27万人次,同比增长11.36%,预计总营收3.61亿元,增长6.28%。天河路商圈、长隆万博商圈等也纷纷推出特色活动,吸引大量客流。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据统计,春节前短短20多天,全市共组织320家企业参与家电数码类以旧换新活动,带动节日购新热潮。平板电脑个别热销机型销量增长2倍以上,智能穿戴、手环换新率同比增加超过200%。春节期间,广州汽车消费7.1亿元、增长12.6%,家用电器消费7766万元、增长16.0%,电子产品消费7.1亿元、增长8.2%。
北京:支付数据折射消费新活力
北京的消费数据则更多体现在支付交易量的增长上。除夕当天银联网联处理交易40.54亿笔,同比增长25.74%。春节前7天处理交易220.78亿笔,金额8.52万亿元,分别增长25.70%和17.08%。其中,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127.30%和93.54%。支付宝数据显示,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1.5倍,微信支付数据显示入境游客消费笔数同比增长134%。
春节消费新趋势:服务消费与分众化特征
从春节消费数据中,可以窥见2025年消费市场的几个新趋势:
服务消费持续增长:春节档电影票房已超过9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平均票价也由去年同期的49.6元回升至51.0元。旅游消费依然火热,出境游保持高速增长,自驾游、定制游成为新的增长点。
消费呈现分众化特征:公路营业客运量增速明显快于民航和铁路客运量,表明部分消费者转向开销更少的出游方式。同时,航司执行率和民航客运量走势出现背离,反映出不同目的地热度分化明显。
消费能力和场景出现“双下沉”:春节假期低能级城市的消费潜力更足,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购买的出境游机票量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县域旅游热度增长较快,县城酒店预订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结语
广州和北京春节期间的消费热潮,不仅展现了两地经济的活力,也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刻变化。从非遗主题的创新演绎,到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再到服务消费的持续增长,这些都为2025年的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消费便利性的不断提升,我们有理由期待,新的一年里,消费将继续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