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暴增至832万辆,石油需求或锐减250万桶/日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暴增至832万辆,石油需求或锐减250万桶/日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暴增,石油需求面临重大转折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83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其中,9月单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更是达到130.7万辆和12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8%和42.3%,在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高达45.8%。这一数据不仅远超市场预期,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新能源汽车崛起,石油需求首当其冲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石油需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全球约五分之一的石油产量都供给中国,而中国汽油消费占石油总需求的25%左右。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中国研究员安德斯·霍夫(Anders Hove)预测,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电动车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27年将翻倍,到2040年左右有望达到100%。这意味着,到2040年,中国轻型汽车对石油的需求将从目前的每日350万桶锐减至100万桶。
这一转变将对石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经纪公司预计,到2030年底,中国的汽油消费将每年减少4%至5%。虽然这一变化对石油行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国家对燃油车的淘汰并不像中国这么急迫。例如,在美国,电动汽车仅占车市销售的10%。即便在中国,电动化车辆的增长大部分也来源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这种车辆仍然需要一定量的汽油,因此国内对于石油依旧还是有着不小的需求。
政策加码,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关总署等9部门于近期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该意见从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健全国际物流体系、加强金融支持、优化贸易促进活动、营造良好贸易环境、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等六个方面提出18项政策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鼓励海外研发合作、提高海外合规经营能力、加强海外维修等售后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海事组织关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运输的国际标准规则制定;鼓励银行机构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的优惠安排;用好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委员会等平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创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国际贸易环境。
国际油价承压,能源转型加速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油价走势也备受关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0月23日,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上调90元/吨和85元/吨,折算为每升油价上涨0.07-0.08元。国际市场上,11月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72.09美元/桶,上涨1.53美元,涨幅为2.17%;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76.04美元/桶,上涨1.75美元,涨幅为2.36%。
尽管短期内国际油价仍受多重因素影响,但从长期趋势来看,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全球石油需求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不仅在推动自身能源结构转型,也在重塑全球能源市场格局。
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广阔
从最新销量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汽协预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有望达到1200万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在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从电池制造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从智能网联技术到出口贸易,整个产业链都在加速布局和优化。这不仅为国内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总体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全球汽车工业格局和能源消费结构。虽然这一转型过程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这将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道路。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