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味道是姥姥炸麻叶的香味
春节的味道是姥姥炸麻叶的香味
春节的味道,是姥姥炸麻叶的香味。
小时候,每到春节前夕,姥姥就会开始准备炸麻叶。那是一种北方传统的面点小吃,金黄酥脆,香气扑鼻,是孩子们最期待的年货之一。麻叶的制作过程复杂而讲究,但姥姥总能游刃有余地掌控每一个环节。
麻叶的制作从和面开始。姥姥会将面粉、黑芝麻、白芝麻和食用盐按比例混合,然后慢慢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面团需要醒上十分钟,这期间,姥姥会坐在灶台前,一边烧水,一边和我们聊天。水烧开后,她会把面团擀成又大又薄的面片,这个过程需要均匀用力,让面片慢慢变大,但又不能破。
面片擀好后,就开始切麻叶了。姥姥会先将面片折叠,切成大小均匀的平行四边形。还有一种更复杂的造型,需要将面片切成条状,首尾相连不断开,然后打开切花的面片,四角错开首尾交叉,这种造型在我们老家被称为“花果子”。
切好的麻叶需要油炸。姥姥会用大锅烧热油,然后将麻叶一片片下锅。随着“滋滋滋”的油炸声,整个屋子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不一会儿,麻叶就变成了金黄色,捞出来控油后,就可以品尝了。热乎乎的麻叶酥脆焦香,裹满芝麻的面点小零食真的是越嚼越香,越吃越上瘾。
姥姥的麻叶不仅是我们家的年货,也是走亲访友时最受欢迎的礼物。每到春节,姥姥都会炸上一大笸箩,分给邻居和亲戚。有时候,姥姥还会教我们这些小辈如何制作麻叶,让我们也参与到这个充满仪式感的过程中来。
麻叶不仅仅是一种小吃,它承载着姥姥对我们的爱,也寄托着我们对姥姥的思念。如今,姥姥已经不在了,但每年春节,妈妈都会按照姥姥的方法炸麻叶,味道和姥姥的一模一样。每当闻到那熟悉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姥姥,想起那些围在灶台前看姥姥炸麻叶的日子。
春节的传统美食,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亲情的延续。就像姥姥的麻叶,虽然制作过程繁琐,但每一步都凝聚着家人的心意。在现代社会,很多传统美食正在逐渐消失,但只要我们还愿意花时间去制作,去传承,那些美好的味道和记忆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春节的味道,是姥姥炸麻叶的香味,更是家人团聚的温暖。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味道和情感,永远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