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凉风有信”:广府南音中的深情诉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凉风有信”:广府南音中的深情诉说

引用
8
来源
1.
https://www.gz.gov.cn/zlgz/whgz/content/post_9711862.html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9%9F%B3
3.
https://epaper.nfnews.com/m/ipaper/nfrb/html/202501/05/content_10123274.html
4.
https://gb.crntt.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31721&secid=31746
5.
http://www.52hrtt.com/mo/n/w/info/F1716345836395
6.
http://www.mnwhstq.com/whdt_347/202410/t20241003_214282.htm
7.
https://zijing.com.cn/web/article/1336998793299017728/web/content_1336998793299017728.html
8.
http://www.avfline.com/2025/01/25/%E9%A6%99%E6%B8%AF%E6%B5%81%E8%A1%8C%E9%BB%91%E8%83%B6%E5%94%B1%E7%89%87%E7%9A%84%E4%BB%B7%E5%80%BC%E4%B8%8E%E7%89%88%E6%9C%AC%E9%89%B4%E5%88%AB%EF%BC%8865%EF%BC%89%E9%98%AE%E5%85%86%E8%BE%89%E3%80%8A/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这句流传百年的词句,出自广府南音的经典之作《客途秋恨》,不仅在粤剧中常见,更是广府南音的标志性表达。这种古老而苍凉的传统艺术,以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见证了岭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01

广府南音的历史渊源

广府南音,作为岭南地区独特的说唱音乐形式,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据《粤俗好歌千千阕 声声不息音绕梁》记载,南音是在木鱼、龙舟等粤调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南音多由街头卖唱的盲眼艺人演唱,被称为“地水南音”,以低沉沧桑的音调著称,如泣如诉,令人动容。

02

“凉风有信”的艺术表现

“凉风有信”出自《客途秋恨》,这首南音名曲最早由清代文人叶瑞伯创作,后经不断流传和加工,成为广府南音的代表作。曲中“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的词句,以其优美而哀婉的意境,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成为广府南音中最广为传唱的片段。

在艺术表现上,广府南音有着独特的结构和演唱方式。一首南音通常由数段组成,每段包含起式、正文和煞尾。起式有高腔、低腔或原腔之分,正文则采用两组上下句式,第一组收阴平声,第二组收阳平声,形成回旋往复的音乐效果。煞尾部分常以楔句形式出现,即在第二组下句之前翻唱第一组上句的尾三字,作为演唱者提示伴奏者结句的影头。

03

南音的衰落与传承

20世纪初,随着粤曲的兴起,广府南音逐渐式微。据李洁嫦分析,粤曲的流行削弱了南音的吸引力,加之1932年香港禁娼政策的实施,使南音艺人的生计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年青一代对传统音乐兴趣的减退,以及传统演出场合的消失,都加速了南音的衰落。

然而,广府南音并未完全消失。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南音开始得到保护和传承。例如,广州市文化馆岭南曲艺传习所的创作员黎星,以及佛山市级非遗广府南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都在为南音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04

南音与粤剧的比较

与粤剧相比,广府南音更注重抒情性和文学性。南音的唱词往往出自文人手笔,讲究字句工整,文雅而口语成分较少。而粤剧则在唱腔和表演上更为丰富多样,能够更好地适应舞台演出的需求。

05

结语

广府南音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如昔日盛行,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依然吸引着人们的关注。正如电影《破·地狱》中所展现的那样,南音以其特有的韵味,继续在当代文化中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