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线有望获批,长春地铁四期15条新路线曝光
大环线有望获批,长春地铁四期15条新路线曝光
近日,有网友留言询问:长春地铁第四期建设规划什么时候申请,规划哪些线路?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回复称:正在开展长春地铁四期规划申报的筹备工作。
四期规划看点
四期线网规划其实差不多定型了,尤其是10号线兰家-永春,11号线大房身-亚泰足球基地,12号线兴安路-兴安路环线,这三条线路的大致走向基本都差不多了。网友@LoveBai 老师认为:
- 地铁10号线拆成普线10(兰家-永春)和纯走五环外的快线15(合心-双阳),这么改之后10号线一期还是很有希望下一批建的。
- 地铁11号线的线位已经传出来N个版本了,聚焦在皓月广场-大房身机场-西安大路-民康路-平阳街-自由大路-东环城路-新城大街-生态大街,这条线不管怎么样市区段都是要修的。
- 地铁12号线大环线自立街-西环城路-北环城路-东环城路-世纪大街-生态广场段规划很稳定,过了生态广场走南三环还是南四环需要抉择一下;过了市法院站出现了大洲广场-长沈路-兴安路-大众工厂-双丰西路和西湖大路-支农大街两版规划,推测是和7穿汽车厂过于艰难有关决定绕着大众走了,12倾向于批一部分。
下面是另外三个版本的长春地铁线网规划假想图:
据悉,新版《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经市规委会政策与空间委员会2024年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会议就《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报批工作中涉及的主要路径、报批主体,核心要件、工作时限等内容进行了逐项研究和深入讨论。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表示将按照会议内容,加快推动新版《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尽早获批。
长春地铁发展历史
长春是中国最早规划地铁的城市之一,其地铁规划可以追溯到1939年的日伪满洲国时期。尽管早期规划因战争而搁浅,但在漫长的计划经济时代,共和国长子率先享受到了工业化的红利,持续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体现了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和长远性。
1998年,长春选择先行建设轻轨制式的环线(后拆分为3号线和4号线),这在国内极为罕见。业内资深人士@潮水岩 老师指出,优点有三:
- 选择了轻轨制式,虽然当时是吃螃蟹没有现成的经验,但成本低施工快,能够尽快实施落地,发挥轨道交通作用,带动城市发展。
- 第一条建设的线路选择了环线而非南北干线,没有用偏小的编组占据好线位。虽然南北干线是长春中轴线,客流有保障,但当时施工成本高。而且如果真的采用轻轨制式建设长春南北干线(今1号线线位),必定出现严重的运力不足问题,且扩能困难。(目前重庆3号线就存在严重的运力不足问题)
- 先期选择了贴近铁路的一期实施,类似北京的13号线,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虽然短期损失了一定客流,但在1998年的长春,也算是当时的最优解。
2002年,长春首条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轻轨3号线(现称轨交3号线)一期投入运营,远早于沈阳(2010年)、成都(2010年)、西安(2011年)、长沙(2014年)等省会城市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的时间。
2018年8月版长春轨道交通单程票(北湖线即8号线)
长春地铁第二期建设规划的时间期限为2010年至2019年,包含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8号线等线路的建设与延伸工程。
到2018年,3号线和4号线组合环线,线网形成了“十字加环”结构。
长春首期建设调整方案,主要涉及到1号线、2号线的延伸和8号线(北湖线)
在引领新区发展上(也就是后来被业界热捧的香港TOD模式),长春地铁最典型的例子是3号线和8号线两条轻轨制式线路。
净月新区:
在2002年的规划中,环线被拆成了3号线和4号线两条线路,其中3号线延伸至净月新区。2006年底,通向净月新区的3号线二期通车,随后实现贯通运营。
在3号线通车之后,净月片区大量住宅发展起来。3号线也让多所坐落于净月区高校的大学生不至于“困”在大学城的孤岛里。净月组团也发展成为长春极佳的居住示范区。
南部新城:
1号线所在的人民大街作为长春的中轴线,聚集了长春大量公共服务设施等客流点,因此1号线也当仁不让作为长春城区南北向骨干线路。1号线南段经过南部新城的核心区,于2017年6月通车后也显著提升了南部新城的公交服务水平。
长春新区:
在长春新区距离城市核心最近的北湖片区,选择了轻轨作为8号线(北湖线)的轨道形式。2018年10月,8号线通车试运营,轻轨的好处是不仅建设成本低,而且运营成本也较低。
这种情况下,适合客流量相对适中的新城区,而且不会因为运营成本过高但客流不足导致较大的财政负担。
在2018年11月获批的《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中,长春的轨道交通线网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密。新增的线路里,除空港线连接机场以及九台区外,西南-东北方向的5号线、西北-东南方向的6号线和东西向的7号线一期大大加密了长春目前的轨道交通线网。
三期建设规划的重点如下:
解决市区出行痛点。5号线和7号线这两条骨干线,在别的城市应该和1/2同时建设,因为没钱拖到了三期,重点解决红旗街、人民广场、汽车厂、南湖大路等人流密集区域没地铁的问题。
照顾新区。6号线、1号线南延、4号线南延都以新区为导向。尤其是6号线,弥补了通往净月片区3号线运力不足的遗憾,联系了长春主要对外交通枢纽之一的长春西站和南部新区、净月组团。在净月组团和城区核心区(如人民广场)之间的联系方面,现有的1号线换乘3号线可以由1号线换乘6号线进行分流,而6号线采用的是6编组B型车,运能远大于目前3号线的2单元6模块C型车。6号线可以为目前运力已经稍显局促的3号线提供较好的分流效果。
2024年3月,三期规划首条线路6号线开通,覆盖南部新城的核心区,并与1号线形成换乘。6号线是连接绿园区的西客站和净月区的长影世纪城之间的一条线路,中间借助飞跃路的优势捎带上最大卖场、老汽车厂及沿途居民区的客流。长远看,6号线很有发展前景,外地坐高铁来长春游玩儿的客人去净月潭、东北虎园、长影世纪城三大景点都挺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5号线和6号线两条线路,呈现“X”型,这在平原城市里不大常见。斜向线路的最大优势就是缩短了对角线方向的距离。典型如北京地铁就因为难以建设斜向的线路,导致对角线方向的出行多采用横线与纵线的换乘方式,加剧了换乘站的压力,也增加了地铁乘坐的时间和距离。而长春利用了自身道路网络里有部分斜向道路的优势,布局了两条斜向线路。
- 解决机场没地铁的问题。放弃了9号线直接修到世纪广场,而选择借助2号线在莲花山换乘,此举可以把未批先建的民俗馆-建兰街试验段合规化,顺便也照顾一下莲花山区域。
在2016年第五版线网规划里、而不在2018三期审批的线路,主要就是1北/4西/5北/7北/8北/9市区/10。这些基本上就是拆迁困难,重要性和紧急性等指标上也相对较差。比如,4西不如5、7一期紧急,1北5北7北8北不如6能串联多个新区性价比高,也跟机场没啥关系。而10号线还要更特殊一些,它是个70+km的大快线,却走了正阳街-湖西路-南湖中街这个应该修站站乐的线位。
长春轨道交通规划的不足与遗憾
换乘站没有实施一体化设计和施工。典型例子就是解放桥站,2号线在2018年8月投入运营后,解放桥站迟迟不能连网换乘。而现在需要完全停运3号线的解放桥站来进行换乘站的施工。理想情况下,2号线修建时,3号线解放桥站就应该提前停运,在2号线开通时,解放桥换乘站同时开通。解放桥这个硬伤,也直接影响到11号线的线位规划,这儿实在不可能再塞一条线的车站进去了,除非整座立交桥扒了重建。但回过头来思考,当时的背景连轻轨和地铁的票制统一都尚无时间表的情况下,等地铁通车后再来解决解放桥站的换乘问题也实属无奈之举。
5号线设计线位不合理,沿着硅谷大街,不是人口密集区。真正的人口密集区光谷大街、超凡大街和超越大街板块没有地铁规划。5号线初期勘探的时候是走延安大路-新民大街到文化广场的,后来由于新民大街周围文物建筑多下穿困难,想给红旗街大商业街修地铁,并且10号线将来要穿南湖和5/7换乘,如果在延安湖西设站会导致该站和湖西桥站间距太大,后来5就改道延安-湖西-红旗下穿朝阳公园,预留5/10同台换乘.人民大街应该是像天府大道那样一条站站乐一条快线的配置,但长春哪有成都这个财力,导致1变成了市区穿城线,永春站站乐这么个奇美拉。
北湖就一个8号线,还完美错过居民区。8号线客流拉垮,但并不是因为北湖人少,而是因为8号线绕开了人口密集区+北湖的公交接驳。但凡北湖的微循环公交上心一点,8的客流也会好得多。有分析认为,北湖与二道经开交界处大量断头路的原因就是铁路跨线和征拆历史遗留问题。绿园区那边道路宽的已经修了2号线,剩下无论是西安大路还是青年路-正阳街-创业大街,还是西部快速路-东风大街,如果要修地铁,都涉及到道路加宽征拆的问题。
8号线本来也不是干线,就是为了分流5、7的客流。8号线这个走线,是因为5、7会在北湖区域布网,但这两条线短期内又不会覆盖过去,先行开设的连络线罢了,规划上本来就是连络米沙子镇,北湖区域和宽城区的支线。但5、7的二期暂时无法落地,北湖住宅区只能依靠那几条公交线路解决通勤问题。
现在的8号线只是一期工程,二期要从广通路一直往中韩示范区,长德新区方向延伸,主要服务对象是沿途的各类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是带动未来至少20年整片区域产业发展的,显然,它并不是为了服务几个小区而建设的。看看它的站点设置就懂了,只有一二三中学、小城子街、小南这三站和居民有关。至于其余的站点:
- 北环城路站,为了和1号线换乘并网。
- 北湖大桥、北湖公园站,服务于北湖国家湿地公园,扶持北湖IP。
- 和安街,服务龙翔商务中心CBD,这里定位是499平方公里长春新区的核心区域(不只是北湖的核心区域),类似于现在的人民广场解放大路。
- 光机路站,服务北湖科技园,长光卫星等一众科技企业。
- 大学城路站,英才中学,工业大学。
- 地理所站,顾名思义服务于中科院地理所,工业大学。
- 奥林匹克公园站,也是顾名思义。
- 广通路站,这个是重点,未来这里是和七号线二期的换乘站,所以你看没几个人站厅还修的那么大。未来规划的广通路后面,继续延中科大街天威路建设。
也有网友建议,8号线沿着北环城路-西环城路(也就是三环)往西南延伸,至少到达景阳大路,和4西打成十字交叉。而且那段本来就是边缘居住区、道路又有足够的空间(北段除外,但有计划拓宽),高架轻轨刚刚好。甚至可以将8号线远期在北四环路附近拆分成两条线路,一条向北去一间堡(远期大学城大饼),另一条沿着四环路进西站,在那里设置一个国铁客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