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祁来花走进太原文瀛湖畔,现场探秘万字楼的神秘神奇,一定惊喜
晋祁来花走进太原文瀛湖畔,现场探秘万字楼的神秘神奇,一定惊喜
在太原文瀛湖畔,有一座独特的古建筑——万字楼。这座始建于1930年的建筑,因其俯视呈卍字形而得名,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巧设计,还融入了西洋建筑的艺术元素,成为了中西合璧建筑的典范。本文将带你走进这座神秘的万字楼,探索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万字楼大门
整体俯瞰万字楼
万字楼因俯视其建筑形式成卍字而得名。因其在佛教中吉祥的寓意,古人大胆将其运用到建筑平面布局、屋顶式样上,这样的屋顶便被称之为万字顶。太原市文瀛湖畔的万字楼始建于1930年,是山西督军阎锡山送给父亲的寿诞贺礼,寓意父亲长寿健康、吉祥永久。这座万字楼,最初是以图书馆的规划建造,因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的字是“子明”,这座万字楼也称作子明图书馆。整个建筑艺术独特,做工精细,设计精巧,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建筑平面呈卍字形,寓意万事如意、万寿无疆等,构思极为精巧。
空中俯瞰呈现卍
万字楼东西南北四面各开一门,北门为正,门开通风,门闭聚气,因而这里冬暖夏凉,四时皆宜。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万字楼现在却只开南门,匾额和楹联也都在南门,是不是为适应北方人的生活习惯,向阳背风。
万字楼的外部容貌,我们从空中俯瞰这座2层楼阁式建筑,给人的感觉就是震撼、惊奇,神秘。不得不让人们敬佩、敬重。这座二层楼阁式建筑整体面积936.4平方米,一共29个房间,屋顶为双脊卷棚顶和4阿顶巧妙结合。卷棚顶的意思是屋脊呈弧线形的曲面,四阿顶至4面坡式的区沿屋顶,屋顶万字正中设口字形天井,也就是通天藻井。
古朴典雅的万字楼矗立在太原文瀛湖畔的苍翠的草木之间,被绿色所掩映。
雕梁画栋
精美绝伦的彩绘
但是,万字楼的雕梁画栋、建筑精美,以及屋顶和立面造型采用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歇山顶和柱廊,而结构形式和门窗设计,却采用了典型的西洋式样建筑艺术,也就是中西合璧。不仅如此,作为全国现存最完整的非岩砖木结构建筑,其无论是建筑形制,还是雕刻图案,都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万字楼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隔壁原来的宇宙塔,空中俯瞰,万字楼的屋顶,仔细看看就会觉得他很不一般。你看吧,古朴精巧的小楼回转曲折,造型颇为独特,形似佛家经典的吉祥符号卍,字符谐音万,小楼也因而得名。
万字楼字符在古代意为吉祥海云象,通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古代印度、波斯、希腊等国家都出现并使用过这种标志,公元693年,官方明令规定将此卍字读万。
交头接耳
在万字楼,可以看到勾心斗角,交头接耳的精彩画面,这也是很多的建筑专业术语,这些建筑上的建筑术语,在普通的老百姓生活当中,也很流行。不管是什么样的建筑,都是砖石砌就的史书。地方建筑见证着一座古城的兴衰起伏,见证着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如今的万字楼,安然矗立于文瀛湖畔,尘封的历史铭刻在他每一块青砖、每一处横梁、每一片砖瓦中,等待有心人驻足品读。
如今,焕然一新的万字楼南门上悬挂起一幅楹联,上联:万字华屋增秀色 下联:文瀛碧水映长天”。横联:万方安和。据说,万方安和这四个字,取自北京圆明园万子房雍正皇帝的御笔牌匾。北京万字房于近代被英法联军焚毁,仅存遗迹。
万字楼在全国一共有3座,但是它的规模和形制也是有区别的,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就是太原的这座万字楼,那么另外两座万字楼在哪里呢?一座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万方安和,另外一座是清朝的农事试验场,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动物园前身。
勾心斗角
但是,一座建造于雍正年间,圆明园万字楼毁于战火,一座建造于光绪年间的万字楼毁于大火。至此,太原的万字楼成为国内现存唯一一座万字楼,成为孤例独子。在未来会绽放出独属于它的魅力。太原万字楼独特罕见的建筑形式,已经成为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