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详解:艾灸养生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详解:艾灸养生法

引用
12
来源
1.
https://www.bucm.edu.cn/xwgl/dca541ab12b04858ad317b86ddb65ea8.htm
2.
https://www.qsq.gov.cn/qgjczyygzsfq/95265.html
3.
https://www.pgyy.com/Html/Mobile/Articles/6719.html
4.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639368.html
5.
https://www.dongfangyy.com.cn/Html/News/Articles/11386.html
6.
https://www.bucm.edu.cn/xwgl/0a3c4900dfbd4a4fbb9bd926749834bb.htm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1602
8.
https://cxy.shutcm.edu.cn/2024/0407/c3664a159229/page.htm
9.
http://www.hkclinic.com:8090/?/a/showDefaultInfo/cid/44/contentId/853/lang/zh
10.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640212.html
11.
https://ny-fsa.com/health/%E8%89%BE%E7%81%B8%E7%96%97%E6%B3%95%E5%A4%A7%E5%85%A8-%E8%89%BE%E7%81%B8%E5%A5%BD%E5%A4%84-%E8%89%BE%E7%81%B8%E5%8A%9F%E6%95%88-%E8%89%BE%E7%81%B8%E7%A7%8D%E7%B1%BB-%E8%89%BE%E7%81%B8%E6%B3%A8/
12.
https://www.shanwei.gov.cn/swwjj/zhuanti/jksw/content/post_1076144.html

艾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其养生保健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王军在人民网发表文章指出,艾灸具有预防保健、温经散寒、扶阳固脱等多种功效。长期进行艾灸能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对身体虚弱、阳气衰微的患者尤其有效。此外,艾灸还能治疗骨关节病、风湿、宫寒不孕等症状。对于日常保健,王军建议可以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有助于强身健体。

艾灸的科学原理主要通过温热作用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艾灸时,施灸点皮肤外温度可高达130℃左右,皮肤内温度最高在56℃左右。这种温热刺激会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有效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还可以提高局部皮肤的组织代谢能力,促进水肿、炎症等的吸收,同时增强汗腺分泌能力,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此外,艾灸还可以抑制大脑皮质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一定的镇静和镇痛作用。

艾灸适合各类人群,包括男性、女性、老人和儿童。男性朋友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艾灸可以疏通经脉,缓解压力;女性朋友则可以通过艾灸活血化瘀,美容养颜;老年朋友可以通过艾灸强身健体,延缓衰老;而小朋友们艾灸则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对于健康人来说,艾灸更是可以提前预防疾病,保持身心的最佳状态。

虽然艾灸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烫伤:由于艾灸是通过艾火熏灼穴位进行,因此在进行艾灸时要格外小心,避免皮肤被烫伤。尤其是一些暴露在外的身体部位和眼球,要特别注意保护。
  2. 选择合适部位:对于一些皮肤浅薄、肌肉较少的部位,以及妊娠期妇女的特定区域,应避免施灸。同时,关节、大血管处和心脏部位也不宜进行艾灸。
  3. 注意身体状况:在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情绪不稳等状态下,不宜进行艾灸。此外,妇女在经期也应避免艾灸,皮肤过敏者更应谨慎施灸。
  4. 艾灸过程中不宜进食寒凉之物,艾灸后一小时内不宜接触冷水或洗澡,灸后要多喝温开水以协助排毒,禁忌喝冷水。

艾灸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艾条选择:好的艾绒呈土黄色,气味芳香且清淡,手感柔软细腻,燃烧全面,温灸更到位。艾绒的比例如5:1,8:1,10:1,30:1等,是评判艾绒细腻程度、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比例越高,艾绒越细腻,燃烧时烟越轻和,火力越温和,穿透力越好,不伤经络,燃烧时艾灰不容易掉落。
  2. 施灸手法:主要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温针灸等。施灸时要求患者处于舒适姿势,或坐或卧,放松,充分暴露穴位,要有依靠、稳妥舒适,能够持久。取穴要准确,宜少不宜多,应选要穴。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处。施灸顺序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面,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最常用的是背部、腹部及四肢。这些部位肌肉丰厚,又不常外露,即使有小疤痕也无妨碍;脏腑病多用俞穴、募穴,都在背部腹部。每次施灸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皮肤丰厚处可30分钟左右,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每日一次,一般7-10次为一疗程。灸量判断以局部潮红,身出微汗为度,且感气在原处往返,全身周流,上下连贯。
  3. 艾灸时间:四季皆可灸,没有特定季节。艾草为纯阳之品,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阳益气。夏天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两者阳热相合,作用更强。冬季是自然界和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冬季艾灸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一日之中,上午较好。早上阳气升发,中午午时最旺,而后渐减退。具体时间因人而异:调理脾胃功能在早上9-11点;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较好。日常保健时间没有固定要求;时间长短要以局部皮肤出现变化为准:皮肤慢慢变红,出现红晕,就可以停止。
  4. 穴位定位:常用的手指比量法包括中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和横指同身寸法。重要保健穴位有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神阙(位于脐正中)、关元(在脐下三寸)、气海(关元与神阙连线中点)、天枢(脐中旁开2寸)、中极(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中脘(任脉之穴,脐上4寸)、大椎(第七颈椎下端凹陷处)、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等。

艾灸,作为中华医学的瑰宝,在现代社会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享受艾灸带来的健康与美丽的同时,大家要以科学性的态度,去体验艾灸带来的神奇力量,享受那份来自古老医学的温暖与关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