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倡议助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好”倡议助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三好”倡议,倡导通过“饮食好、运动好、睡眠好”来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一倡议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对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关注,更凸显了健康生活方式对成长的重要性。
睡眠不足,危害远超想象
在“三好”倡议中,睡眠好被放在了与饮食、运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绝非偶然。科学研究表明,睡眠质量直接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
生长发育受阻:人的脑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与人的生长关系密切。一天中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分泌,特别是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如果减短了睡眠时间,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身高增长也就必然受到影响。
免疫力下降:在睡眠过程中,人体会分泌褪黑素,作为一种氧化剂和抗氧自由基,它可以让胃肠道更舒服,提高免疫功能。如果孩子经常睡眠时间过晚、睡眠时长过短,或者睡眠质量过差,可能导致孩子的身体一直处于疲劳状态,长期如此会导致孩子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免疫功能,进而诱发疾病。
大脑发育受损:孩子熟睡后,脑部血液流量明显增加,睡眠可以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及孩子智力的发育。孩子如果睡得很好,醒来时精神也会好,白天就能接受更多的信息。
记忆力下降:经过睡眠的青少年学习任务表现更好,大脑中海马体的激活程度更强,海马体与长时记忆存储功能紧密相关。相反,睡眠不足或存在睡眠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更容易表现出记忆力下降、专注力不足的问题。
情绪调节困难:睡眠不足和睡眠剥夺会增加杏仁核在呈现负性刺激时的激活程度,且损害前额叶对杏仁核的调节抑制作用,使儿童青少年更容易过度应激,产生情绪障碍。
肥胖风险增加:睡眠时间较短会导致身体的代谢发生紊乱,引起脂质代谢的异常,也会导致体内的毒素堆积,增加身体肥胖的几率。
学业表现受损:睡眠质量能够显著预测中小学生的学业表现,牺牲睡眠时间用于学习,并不能换来学习成绩的进步,反而会造成身心健康损害。
饮食与睡眠的密切关系
除了睡眠本身,饮食习惯也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发现,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与睡眠时间存在显著关联。研究显示,睡眠时间正常(每天7-9小时)的人,其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明显高于睡眠时间短或长的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碳水化合物应占每日总热量的45%-75%,最佳来源包括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等。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能提供充足的营养,还能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人造光”:睡眠质量的隐形杀手
在现代社会,电子产品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它们发出的“人造光”却可能成为影响儿童睡眠的隐形杀手。研究发现,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会抑制褪黑素的产生,而褪黑素是促使人体进入深度睡眠的重要激素。此外,即使是微弱的夜灯也可能干扰儿童的睡眠周期,影响睡眠质量。
为了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专家建议:
睡前两小时避免接触过亮的电子屏幕,设定“无屏幕时间”。
使用遮光性好的窗帘,关闭或遮蔽不必要的光源。
如果需要使用夜灯,选择暖色调、低亮度的款式,并放置在远离床铺的位置。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调整饮食结构,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三好”倡议,助力健康成长
“三好”倡议的提出,正是基于对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深刻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适量的运动促进身体健康和睡眠质量,而充足的睡眠则是身心恢复和成长的关键。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为了落实“三好”倡议,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鼓励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运动兴趣;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同时减轻学业负担,避免过度压力影响睡眠。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丰富的运动资源和健康教育。
“三好”倡议的实施,将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科学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我们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更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