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达特茅斯会议68年:AI如何改变世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达特茅斯会议68年:AI如何改变世界?

引用
CSDN
11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2401_85133351/article/details/144462805
2.
https://blog.csdn.net/m0_74097130/article/details/140042213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5EGVM05565OEV.html
4.
https://cloud.baidu.com/article/3324989
5.
https://qianfanmarket.baidu.com/article/detail/1138979
6.
https://36kr.com/p/2680642003876865
7.
https://blog.csdn.net/AI__Bin/article/details/136950686
8.
http://www.csteelnews.com/xwzx/jrrd/202402/t20240219_84877.html
9.
https://news.skhynix.com.cn/all-about-ai-the-origins-evolution-future-of-ai/
10.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44724
11.
http://www.socio-legal.sjtu.edu.cn/wxzy/info.aspx?itemid=4497&lcid=30

1956年夏天,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办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被誉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诞生地。这场会议汇集了当时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可能性和挑战。会议的组织者包括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克莱德·舍费尔(Claude Shannon)和Nathaniel Rochester。他们邀请了众多当时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达特茅斯会议上,参与者们对人工智能的定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达成共识:人工智能是指使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概念包括通用人工智能(AGI)和狭义人工智能(ANI)。AGI指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任何智能任务的机器,而ANI则指能够执行特定任务的机器。

自达特茅斯会议以来,人工智能经历了黄金时期与寒冬期,再到如今的复苏与繁荣。从早期的符号逻辑研究到现代的深度学习革命,AI技术不断革新并广泛应用于医疗、交通、金融等领域。例如,AlphaGo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展示了AI的强大实力。未来,AI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我们也需关注其带来的伦理和安全挑战。

01

当前应用:改变各行各业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其巨大潜力,包括医疗、金融、制造业和交通等行业。以医疗为例,通过数据分析和图像识别,AI辅助医生进行诊断与治疗;在金融方面,其可用于风险管理和投资分析;而在制造业中,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使得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被用于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和个性化治疗中。通过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AI能够帮助医生更快地识别疾病并提供准确的治疗方案。同时,智能化的机器人辅助手术、监控病人状态等,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

在金融行业,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传统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流程。通过数据分析模型和算法交易系统,AI能够实时监测市场动态并做出快速反应,从而帮助金融机构降低风险并提高投资回报。此外,在客户服务方面,聊天机器人和智能客服系统也逐渐被应用于处理客户咨询,提高用户体验。

在零售行业,人工智能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个性化推荐到库存管理,再到供应链优化,AI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提升运营效率。此外,自动化支付系统和无人商店等创新举措也正在重新定义购物体验。

在交通领域,无人驾驶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通过传感器与算法相结合,实现车辆自动化驾驶。这不仅能减少交通事故,也有潜力提升运输效率与减少拥堵。

02

面临挑战:伦理与安全问题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和安全问题。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对科技伦理治理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将人工智能列入科技伦理治理的重点领域。

据统计,仅2023年11月,人工智能相关事件就超过280件。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关切覆盖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需要从技术研发和应用部署层面分析评估人工智能伦理风险。

在技术研发阶段,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主体在数据获取和使用、算法设计、模型调优等方面还存在技术能力和管理方式的不足,可能产生偏见歧视、隐私泄露、错误信息、不可解释等伦理风险。在产品研发与应用阶段,人工智能产品所面向的具体领域、人工智能系统的部署应用范围等将影响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程度,并可能产生误用滥用、过度依赖、冲击教育与就业等伦理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隐私泄露、偏见歧视、产生虚假错误信息、归责不明等伦理风险既可能产生在研发阶段,又可能产生于应用阶段,甚至是两者叠加产生的负面后果。识别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评估。

03

未来趋势:新兴技术推动发展

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为人工智能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区块链、物联网(IoT)、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创新。例如,物联网技术通过赋予设备智能和互联性,能够生成大量实时数据,这些数据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了丰富的训练素材,使得人工智能在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等方面表现得更加精准高效。

同时,云计算的普及使得强大的计算力和存储资源可以被广泛获得。企业和个人用户不再需要投资于昂贵的硬件设备,而是能够通过云服务平台访问高效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这种低门槛、高效率的使用方式加速了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尤其是在医疗、金融、制造等行业。

此外,边缘计算技术通过将数据处理能力移向离数据源更近的位置,减少了延迟,提高了实时处理能力。这对于需要快速反应和低延迟的人机交互场景尤为重要,比如自动驾驶及智能家居等领域。在这些应用中,新兴技术不仅提升了系统整体效率,还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04

国际治理:构建有序发展机制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正加紧推进人工智能伦理治理领域的合作。在人工智能伦理共识性原则层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3个成员国于2021年11月达成《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明确尊重、保护和促进人的权利、基本自由、尊严,环境和生态系统发展,确保多样性和包容性,生活在和平、公正的互联网社会中等4项人工智能价值观。

美国发展以鼓励创新为基础的可信赖人工智能。在行政规划层面,2023年10月,美国总统拜登发布《关于安全、可靠、可信赖地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行政令,明确进行负责任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此前,2022年5月,拜登政府成立国家人工智能咨询委员会;2022年10月发布《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同时,美国政府积极鼓励行业自律,2023年7月和9月两次推动包括OpenAI、谷歌、微软、英伟达等15家企业就开发避免偏见歧视、保护隐私的人工智能做出承诺。

欧盟通过健全监管规制落地人工智能伦理要求。在伦理框架方面,2019年4月,欧盟高级专家组发布《可信人工智能伦理指南》,提出可信人工智能的概念和7项关键要求,包括保证人类监督、鲁棒性和安全性、隐私和数据治理、透明度、多样性、社会和环境福利、问责。在治理落地方面,2023年12月,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达成共识,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临时协议,提出基于风险的监管方式,将人工智能系统带来的挑战分为不可接受的风险、高风险、有限风险、基本无风险4个级别,并形成对应的责任和监管机制;同时,强调以人为本、保证透明度等伦理价值要求。

05

结语:AI的未来展望

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至今,人工智能已经走过了68年的历程。从最初的理论探讨到如今的广泛应用,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确保其符合人类价值观和伦理规范,将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课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国际治理机制的完善,人工智能将继续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可能。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警惕,确保技术发展始终服务于人类的福祉,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