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溶洞:地质奇观与科学价值的完美结合
兴隆溶洞:地质奇观与科学价值的完美结合
兴隆溶洞景区位于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乡陶家台村境内,是兴隆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也是国家AAAA级景区。这里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的宝库,更是一座地质科学的博物馆。
气候资源
兴隆溶洞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植被众多,其原始植被类型为暖湿带阔叶林和湿带针叶林组成的植被群组。由于平均海拔高,生态环境良好,年平均气温在 6.5~10.3℃之间,夏季气温比北京、天津低8-10度左右,堪称环京津“天然大空调”。
兴隆溶洞的碳酸钙景观和华北地区主要风景旅游洞穴相比,具有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奇特性、景观的体量奇异性以及景观的罕见性,它所具有的这些特性都是华北地区已有风景旅游洞穴所不可比拟的。
成因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如闻名于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就是由于水和二氧化碳的缓慢侵蚀而创造出来的杰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科学价值
此溶洞更绝的是有斜生甚至拐弯的管柱,在目前世界其它溶洞从未发现过;还有双色瀑,含铁元素的为红色,不含铁元素的为白色;此外还有石葡萄、石凳、玉佛手、人参娃娃等景观,令人拍案叫绝。是集碳酸钙沉积溶洞景观观光和地质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景区。有卷曲石花、结晶吊球,三方晶系的白玉石珊瑚、双色瀑布,有棒状、萝状石钟乳,杆状笔形石笋、锥状石、巨形竖盾、月奶石等众多特色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同时还建有世界溶洞微缩景观长廊和燕山地质博物馆。洞内碳酸钙岩石景观对研究地球古气候、古环境和古生态信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