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草莓产业:规模化种植带动农民增收,创新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河南草莓产业:规模化种植带动农民增收,创新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河南省草莓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22年河南省草莓种植面积达16.81万亩,产量达25.43万吨,位居全国前列。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河南省在草莓种植技术、经营模式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持续发力。
规模化种植带动农民增收
在河南省中牟县,草莓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该县春峰果蔬合作社自2005年成立以来,通过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提升草莓品质、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千户社员、1600座草莓大棚的重要生产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李峰表示,在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合作社发展动力越来越足,如今草莓种植的亩均收入达两三万元。
创新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在经营模式上,河南省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推动草莓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淮滨县王家岗乡的“海洋草莓”种植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园通过开展“亲子采摘”活动,将草莓种植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不仅增加了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农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现在市场销路虽然很好,但是我还想继续拓展草莓种植的业务发展,现阶段开展‘种采’一体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为我们草莓园也打响了名号,人流量大的时候一天能有两三百人次,营业额能做到五六千。”王家岗乡“海洋草莓”种植园负责人王海洋说。
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河南省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草莓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中牟县税务局成立了涉农服务党员先锋队,为农户提供税收政策支持和销售指导。同时,依托税收大数据,绘制县域草莓买家地图,为农户销售提供指引。此外,还帮助农户与超市、万邦市场、食品加工企业建立沟通渠道,拓宽销售渠道。
面临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河南省草莓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种植成本较高、品种结构不合理、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充分等问题。为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河南省正积极采取措施,包括加强科技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产业链条等。
总体来看,河南省草莓产业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相关政策的持续支持,未来河南省草莓产业有望实现更大发展,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