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已悄然年轻化,这些预警信号要当心
心梗已悄然年轻化,这些预警信号要当心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心梗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30-60岁人群成为高发群体。专家警告,不良生活习惯和工作压力等因素,正在让心梗悄然年轻化。
从45岁游戏爱好者看心梗年轻化
45岁的郑先生是一位游戏爱好者,经常熬夜打游戏到凌晨两三点。几天前,他在游戏后不久感到剧烈"胃痛",持续不缓解并伴有冷汗,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检查,他被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血管几乎完全堵塞。经过及时手术治疗,郑先生才脱离危险。
这个案例并非个例。清远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段鹏表示,临床上30-60岁人群发生心梗的情况越来越多见。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悄然年轻化,甚至出现二三十岁年轻人心梗甚至猝死的案例。
心梗为何盯上年轻人?
心梗年轻化的主要原因,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指出,年轻人心梗多与以下因素有关: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吸烟、高脂饮食等,这些都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增加心血管负担。
工作压力大:高强度工作、精神长期紧张,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负荷。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降低心血管健康,增加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如果控制不佳,会显著增加心梗风险。
此外,秋冬季是心梗的高发期。寒冷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容易形成血栓,进一步增加了发病风险。
如何预防心梗?
面对心梗年轻化的趋势,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戒烟限酒,远离不良嗜好。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增强心血管功能。
管理压力:学会合理释放压力,保持良好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要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控制病情。
注意保暖:秋冬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心梗。
识别预警信号:如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要拖延。
心梗已悄然年轻化,但通过积极预防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年轻人也要重视心血管健康,不要等到疾病找上门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