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雨季手足口病高发,这些预防妙招你知道吗?
南方雨季手足口病高发,这些预防妙招你知道吗?
随着南方雨季的到来,手足口病再次进入高发期。这种常见于儿童的疾病,不仅让孩子们痛苦不堪,也让家长们忧心忡忡。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数据显示,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一般为5月至7月,部分地区在10月至12月还可能出现小型高峰期。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科学预防这种疾病呢?
了解手足口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这种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或粪便
- 间接接触: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物品
- 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
感染手足口病后,孩子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 发烧:体温可达38℃以上
- 口腔溃疡:舌头、牙龈和颊黏膜等处出现疼痛性溃疡
- 皮疹:手掌、脚掌及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可能伴有水疱
- 食欲不振、疲倦、喉咙痛等
大多数患儿的症状较轻,7-10天内可自愈。但EV71型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等,因此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
科学预防:从生活细节做起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搓手时间不少于20秒。需要注意的是,酒精搓手液对某些肠道病毒(如EV71)效果不佳,应优先选择肥皂和清水。
咳嗽礼仪:教育孩子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丢进有盖垃圾桶,并及时洗手。
避免分享个人物品: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
营造健康的居家环境
定期清洁消毒:经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玩具)要用1:99稀释的漂白水擦拭。注意漂白水需现配现用,24小时内使用完毕。
保持室内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
洗涤消毒:孩子的衣物、床单、毛巾等要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例如,胡萝卜、南瓜等富含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和黏膜健康;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C,能增强抵抗力。
充足睡眠: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适度运动:鼓励孩子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远离过度消毒的误区
在预防手足口病的过程中,一些家长可能会陷入过度消毒的误区。过度使用消毒剂不仅可能破坏环境中的微生物平衡,还可能对孩子的皮肤和呼吸道造成刺激。
例如,频繁使用含氯消毒剂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脱皮。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崔晶主治医师指出,儿童皮肤娇嫩,过度消毒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反而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基础清洁和保湿,避免过度使用消毒产品。
及时就医,正确应对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自行用药。患病期间,孩子应居家隔离,避免参加集体活动,直到所有水疱干涸结痂。
手足口病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合理应对,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在这个特殊的季节,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筑起健康防线,让他们远离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