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你可能忽视的健康杀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你可能忽视的健康杀手
全球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这种看似普通的“打呼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健康杀手。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夜间打鼾、呼吸暂停和日间嗜睡。当人入睡后,上气道反复塌陷阻塞,导致气流受限或完全阻断,就会引发这种病症。
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十分普遍。据统计,全球30-69岁人群中有9.36亿人患有OSA,其中中重度患者约4.25亿。在中国,这一情况更为严峻:OSA患者高达1.76亿,居世界首位,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升。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OSA诊断率仅在1%左右,远低于美国20%的诊断率,大量患者亟需有效诊治。
OSA的危害有多大?
OSA绝不仅仅是影响睡眠质量那么简单,它还是多种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林俊岭指出,OSA最突出的危害是夜间反复出现的低氧、觉醒、睡眠不断的被打断,这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结构紊乱。低氧状态下,全身各器官的功能都会受到损害,进而引发八大系统的疾病,包括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神经等系统的并发症。
研究表明,OSA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半数以上的OSA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而几乎1/3的高血压患者存在OSA。此外,OSA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风险。
除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OSA还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由于夜间频繁出现的低氧血症与觉醒,患者往往会出现白天过度嗜睡、注意力下降,这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如何发现和诊断OSA?
OSA的典型症状包括:
- 夜间打鼾且鼾声不规则,呼吸暂停与喘息声交替出现
- 睡眠中频繁觉醒,睡眠质量差
- 夜间出汗、晨起头痛
- 日间极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 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怒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目前,诊断OSA的“金标准”是多导睡眠监测(PSG)。这种检查需要在医院的睡眠监测室进行,通过记录脑电波、眼电、肌电、心电及呼吸参数等关键数据,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和呼吸紊乱程度。
对于一些无法到医院进行检查的患者,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也是一个有效的筛查工具。虽然其监测指标较少,但对人口大国初步筛查OSA患者确实非常有效。
OSA的治疗和管理
OSA的治疗方法多样,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无创呼吸机治疗:这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通过持续气道正压(CPAP),防止患者的上气道塌陷,从而保障夜间通气顺畅。根据患者病情的轻、中、重程度,可以选择单水平、双水平甚至伺服通气模式的呼吸机来精准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特定的患者,如年轻轻症患者或CPAP治疗失败者,手术可能是一个选择。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绕开易发生阻塞的咽气道,建立第二呼吸通道,或去除解剖狭窄、扩大气道。
口腔矫治器:对于轻中度患者,可以尝试使用口腔矫治器,如下颌前移装置或固舌装置,通过改变下颌或舌的位置来保持气道通畅。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所有OSA患者,调整生活方式都是基础治疗。包括:
- 减肥:减轻体重可以减少颈部脂肪堆积,缓解气道压力
- 戒烟戒酒:改善呼吸道炎症,降低打鼾频率
- 侧卧睡眠:避免仰卧位,有助于保持气道通畅
- 避免使用镇静安眠药物
OSA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坚持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认知和积极应对,完全可以控制。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有相关症状,请及早关注,及时就医。记住,良好的睡眠不仅是生活的质量,更是生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