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松山医院专家提醒:维生素D缺乏真的会导致频繁打喷嚏吗?
重庆松山医院专家提醒:维生素D缺乏真的会导致频繁打喷嚏吗?
“医生,我的孩子最近总是打喷嚏,是不是感冒了?”在重庆松山医院儿科门诊,唐仕芳教授接诊了一位焦急的家长。经过详细检查和询问,唐教授发现孩子并没有感冒,而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过敏性鼻炎。
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维生素D缺乏不仅会影响骨骼健康,还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导致频繁打喷嚏等过敏症状。
维生素D的重要作用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促进钙吸收:维生素D能帮助小肠更好地吸收钙,维持血液中钙磷平衡,这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调节免疫系统:研究表明,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有重要调节作用。缺乏维生素D会增加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和鼻炎)的风险,降低身体抵抗力。
预防慢性疾病:维生素D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发生有关。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这些疾病的风险。
谁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缺乏率高达50%~90%,涉及全年龄段人群。以下几类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室内工作者:长时间待在办公室、家里,缺乏户外活动的人群,比如天天坐办公室的上班族。
肥胖者:脂肪组织容易“扣留”维生素D,使其在血液中的浓度下降。
深色皮肤人群:深色皮肤的小伙伴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相对较弱。有研究发现,在同样的饮食和日照条件下,肤色较深的人比肤色浅的人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慢性肾病、甲状旁腺疾病等,都可能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或吸收。
老年人:70岁以上老年人接受日晒后,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只有年轻人的1/4。
如何检测维生素D水平?
想知道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D,最准确的方法是在医院抽血化验血清25(OH)D 的水平。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血清25(OH)D含量大于20ng/ml,就没有大问题,对于比较特殊的人群如骨质疏松等骨病、孕产妇或是有糖尿病前期、呼吸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的人,血清25(OH)D含量至少达到30ng/ml。
科学补充维生素D
晒太阳:人体所需维生素D约90%由皮肤内合成,一般来说每天晒半个小时的太阳,就能满足人体维生素D的需求。晒太阳时需要多让皮肤直接跟阳光接触,戴了防晒面罩、手套,打了伞效果都要打折扣。对了,擦防晒霜也不得行,Spf15的防晒霜就可以阻止皮肤99%的维生素D合成哦!
食补:虽然效果有限,但通过食物摄入维生素D也是一种方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鳕鱼肝、猪肝、三文鱼、鲭鱼、鲟鱼、鲈鱼、蛋黄、酸奶等。
补充剂:在没有条件每天都能晒够太阳,食补效果又有限的情况下,大家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D补充剂,来补充或预防补充维生素D。从经验性补充的角度来看,对于普通成年人,建议可以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补充剂。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肥胖人群可能还要多一点,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确定补充剂量。
值得注意的是,补充维生素D最推荐的方法还是每日口服维生素D3,更符合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规律,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主张健康人群采取肌肉注射超大剂量维生素D2来纠正维生素D缺乏状态。
最后,提醒大家:补充维生素D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建议定期监测血清25(OH)D水平,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补充剂量。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才能让身体真正远离疾病困扰。